豪掷8亿元?李宁回应将取代安踏成为中国奥委会新官方合作伙伴
发布时间:2025-01-06 17:52 浏览量:3
据体育商业媒体懒熊体育,李宁极有可能取代安踏,成为中国奥委会在2025-2028周期的新官方合作伙伴。
记者就此事向李宁求证,李宁方面回应:“感谢对李宁品牌的关注和支持,相关事宜请以官方信息为准。”一位知情人士则透露:“巴黎奥运会之后李宁和安踏就此事博弈不断。虽然在最终官宣之前仍有变数,但现在天平倾向的是李宁一侧。”
目前,安踏仍作为中国奥委会(北京2022)官方合作伙伴在中国奥委会官网上露出。
图片来源:中国奥委会官网
如果最终李宁真的从老对手手中拿到这一极具含金量的席位,大概率要归功于其“钞能力”。据懒熊体育,李宁向中国奥委会开出的总价约为8亿元人民币。这是一个远超过去两个周期的价格。
李宁不惜开出超高价格也要拿下这一权益,看重的一定是随合作而来的高曝光。在2025年之前,安踏已经在中国奥委会赞助商位置“超长待机”16年(2009年-2024年)。这也是这家福建公司和李宁拉开差距的16年。
将时间拉到16年前,那时候的“中国体育老大”还是李宁。2009年李宁公司全年收入83.87亿元,遥遥领先于安踏58.7亿元的年营收。且由于公司创始人、体操王子李宁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传递最后一棒火炬的精彩表现,李宁公司一时间风头无两。在一二线城市的一些商场里,李宁甚至能和耐克、阿迪达斯等最受当时年轻人追捧的“海外名牌”一样,占据位置最好的店面。
转折点出现在2009年,安踏决定赞助中国奥委会,从德国品牌阿迪达斯手中接手装备合作。效果是立竿见影的。2010年,安踏年营收快速增长至74.08亿元,与同年收入近100亿元的李宁尚有20亿元的差距。2011年,李宁业绩出现负增长,年收入89.29亿元。同年交上89.04亿元成绩单的安踏几乎追平了与李宁之间的差距。
尽管在随后一年,头部国产体育用品公司受市场需求疲软影响,业绩有不同程度下滑,但至少有一点值得安踏高兴,就是公司终于实现了对李宁的超车:2012年,安踏营收76.22亿元。李宁同期营收67.39亿元。
攻守易位
于普通观众而言,对中国奥委会装备合作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电视转播镜头中出现的领奖服。无论赞助单项国家队的是何品牌,运动员最终都要穿着中国奥委会合作伙伴提供的服装登上领奖台。
在大众心中,与国旗一起出现的运动品牌,代表着品牌得到了官方的认可。事实上,李宁也曾有过和国旗logo的长期绑定,时间比安踏要早得多。1992年到2004年,除被另一国产品牌波司登挖走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的合同,期间其他所有夏奥会、冬奥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的领奖服都由李宁提供。
这12年的合作加上体操王子本身超高的国民度,直接将李宁送上了“第一运动国货品牌”的宝座。然而李宁前面二十年积累的基础,在安踏与中国奥委会合作的第四年就被福建公司轻松超越。
都是长期合作,安踏赢在哪里?
传播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李宁的长期合作覆盖的是1990年代和2000年代前半段,安踏则覆盖了整个2010年代和2020年代前半段。在前者的合作时间段,电视虽然已经在中国家庭中越来越多地出现,但普及率并不高,特别是在乡镇和农村偏远地区。彼时李宁的品牌推广和市场策略更多地依赖于报纸、杂志、广播等传统的广告渠道。
而当后者成为主角时,不仅电视得到普及,移动互联网技术也迅猛发展。这让安踏得以充分利用电视、互联网以及社交媒体等多种渠道进行品牌推广和市场营销,深化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印象。
很难说现在是不是李宁回归中国奥委会官方合作伙伴之位的最佳时机。但眼看自己和安踏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李宁必须要赌一把。合作能带来多少销售增益尚未可知,但至少夏奥会、冬奥会带给品牌的高频“刷脸”机会是可以预见的。
对于安踏而言,失去与中国奥委会的合同固然可惜,但公司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需要推进。比如全球化,比如多品牌的建设。
不难发现,在李宁还在为追赶安踏努力的时候,安踏已经“多管齐下”。
安踏掌门人丁世忠很早就不满足于只做“国产体育第一”。在2009年这个时间点,这位福建老板并不只拍板了赞助中国奥委会这一项目。同年安踏内部发生的另一件大事,是公司以3.32亿元的价格从百丽集团手中收购FILA中国专营权和商标使用权。
定位高端时尚运动品牌的FILA渐成气候后,安踏集团于2016年先后与日本高端运动品牌DESCENTE(迪桑特)、韩国户外品牌Kolon(可隆)成立合资公司。2019年,安踏又联合腾讯、方源资本等收购亚玛芬。
2023年,安踏集团年营收增长16.2%至623.56亿元,同比增长16.2%,创下历史新高。李宁公司这边于2023年收入增长7%至275.98亿元人民币。
从体量上说,一个安踏集团已经约等于2.25个李宁公司。优势足够,即使最终没能和中国奥委会达成续约,今天的安踏已经能更加有余地面对这一“战略性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