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游泳队12枚奖牌收官,为啥他们出场要穿羽绒服?

发布时间:2024-08-06 19:41  浏览量:51

当地时间8月4日,巴黎奥运会游泳项目在拉德芳斯体育馆结束所有赛程。中国游泳队在本届奥运会收获2金3银7铜共12枚奖牌,单届获得奖牌总数超过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10枚,为参赛历史上最多。游泳赛场共诞生4项新的世界纪录,其中之一由中国队选手潘展乐在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中创造(46秒40)。

看着一块块奖牌收入囊中,感慨游泳队健儿的拼搏精神之余,细心的朋友可能也发现了,大夏天的,游泳选手们出场时却还穿着羽绒服。这是为什么呢?

中国游泳运动员出场,身穿羽绒服。

游泳运动员赛前

为什么要穿羽绒服?

理由很简单,最主要的原因是为了保暖,因为冷了肌肉会发僵。

在较冷的环境里,身体会产生一系列反应来保证内脏、大脑这些关键器官的温度,即所谓的核心温度。首先,体表的血管会主动减少供血,以此减少散热,所以才会出现皮肤苍白的外表。同时,四肢等身体远端的肌肉血液供应也会减少。如果核心体温继续下降,肌肉还会不受控地收缩,以便产生热量。

对于大部分人,这些小小的肌肉紧张并不会造成什么太大的困扰,但是对于决胜在毫厘之间的运动员就要另当别论了。

在2018年3月份的《欧洲运动科学杂志》(Eur J Sport Sci)上,英国东伦敦大学的运动生理学家安迪·加布里斯(Andy Galbraith)和艾米·威尔莫特(Aimee Willmott)发表了一篇题为《转换期着衣策略和他们的体温以及100米游泳表现》的研究论文。

在这项研究中,科学家招募了9名游泳运动员,他们的100米自由泳平均赛季最佳成绩是61.54秒。

这些运动员先进行30分钟游泳热身,然后进行7分钟更衣。更衣后分组,一组穿保暖大衣,一组只是穿着泳衣,然后进行30分钟转换,在这期间所有运动员只能坐着等。之后进行100米自由泳测试,结果发现,穿保暖大衣的时候,平均体表温度比不穿时高1.55℃(33.49℃/31.94℃),平均核心温度比不穿高0.29℃(36.90℃/36.61℃),平均成绩快了0.6%,一个百米差不多快0.4秒。

这是一个巨大的差距,要知道本届奥运会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除了潘展乐,从第二名到第八名,成绩差距也就是0.5秒。

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比赛成绩。

开始比赛前的3个小时

游泳运动员都会做些什么?

关于上面这项研究中的“转换期”到底是什么意思?这里我首先要给大家揭秘一下:游泳运动员从入场口进入赛场前是一个什么流程和状态。

1

比赛倒计时3小时,吃饭

如果是早场的预赛,这就是早餐。如果是晚场的决赛,那就是吃晚餐。这顿饭的原则是:绝不尝鲜。不吃任何之前没试过的食物,并且适当增加碳水的比例。

2

比赛倒计时2小时,热身

不管是早场还是晚场,比赛前运动员一定会到泳池热身。在奥运会这样的大型比赛中,赛场内除了比赛池还有专门的热身池。

3

比赛倒计时1小时,更衣

精英游泳运动员的竞速泳衣跟大家平常游泳的休闲泳衣很不一样,竞速泳衣十分难穿。它的面料包裹性极强,会紧紧束缚住身体。

4

比赛倒计时30分钟,检录

大赛的检录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检查你的泳衣、泳帽、泳镜之类的装备是否合规,第二次检录核对身份证件,按照比赛道次排排坐等着上场。

5

比赛倒计时3分钟,登场

从更衣室淋浴换上战袍到一声发令跃入泳池,至少有半小时的“晾膘”的时间。这就是保暖大衣发挥作用的时间,也是上面英国研究中的“转换期”。

7月31日,潘展乐在比赛中入水。

最后,保暖大衣除了实际的保暖提升竞技水平的作用,还能起到心理增强的效果。有的运动员非常享受把自己包裹在温暖的大衣里,这能让自己更加入定到比赛状态里。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