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的一些羽绒服不暖和了?
发布时间:2025-02-04 14:24 浏览量:4
现在的一些羽绒服不暖和了,即便是大牌子的羽绒服也不是特别暖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在上世纪,羽绒服刚刚推向市场的时候,货真价实,里面有很多真实的羽绒。甚至有的羽绒太大,经常钻出外面的布料,弄得人变成了白鸭子,或者变成了大白鹅。后来随着生产工艺的提高,羽绒变得细小了,也更暖和了。众所周知,贴着鸭子或鹅身体的那一层细小的羽绒才是最保暖的,而外面的羽毛是不保暖的。羽绒服要想保暖,就要在里面填充贴着鸭子或鹅身体的那一层细小的羽绒,而不能掺和外面的羽毛。按理说,既然是羽绒服,就应该在里面填充货真价实的羽绒,而不能掺杂其他假的东西。当羽绒服推向市场的时候,很快就获得了人们的认可,也很快就淘汰了皮衣皮裤。甚至很多羽绒服销往国外,创造外汇。那时候的羽绒服非常暖和,即便是在数九寒冬,人们穿着羽绒服也仍然感觉到很暖和,身体会出汗。而到了现在,羽绒服似乎按照价位分出了档次,价位越高的填充羽绒的数量也就越多,价位越低的填充羽绒的数量就越少。以一款知名的羽绒服品牌为例,售价在1000元以上的羽绒服,填充羽绒数量在50克到64克之间。售价300多块钱的羽绒服和羽绒裤,填充羽绒数量,应该在25克到38克之间。这是理想的填充数量,而到了真实的市场上却并非如此。
有人做过抽查,知名羽绒服和羽绒裤的羽绒填充数量只有三克,一时引发热议。这三克的羽绒填充在肩部,填充在肘关节处,填充在膝盖,其他的地方却没有填充。甚至有一款售价700多的羽绒裤,充绒量也仅有三克。记者采访了这家羽绒服生产商,生产商却不会认这种现状,而是认为自己按照标准的数量在填充,没有掺假。但这种说法总是站不住脚,因为向来生产商就会说谎,除非调查者看到的那种羽绒服和羽绒裤不是他们生产的,或者说检查的是冒牌货。按理说,品牌生产商应该按照国家标准来生产,不应该欺骗消费者,因为他的羽绒服售价比较高,有品牌溢价属性。老百姓购买羽绒服,会购买它的品牌价值。既然有品牌价值就不能掺假,就要对得住老百姓的信任。可往往事与愿违,很多羽绒服都出现了填充羽绒过少的问题。只要生产商在里面填少量的羽绒,掺杂其他的不是贴着鸭子或鹅身体生长的那一层羽绒,就很容易蒙混过关。现在的生产工艺比较发达,即便生产商填充了一些不保暖的羽绒,也仍然可以骗过人们的眼睛。因为那些不保暖的羽绒可以做得非常柔软,非常轻,不像上世纪刚推出羽绒服的时候,那些不保暖的羽绒从布料里面钻出来。
有了新的生产工艺,没有用在保暖的羽绒填充数量上,却用在了造假上,怎么说都是一种欺骗消费者的行为。但很多消费者并不知道怎么回事,以为买到了品牌羽绒服就一定会保暖,其实监管部门已经完全失职。监管部门作为权力系统的部门,应该严格把关,不应该放过假冒伪劣的羽绒服。但资本进入了羽绒服生产和销售市场,会搞很多无底线操作,会买通权力系统的审核官员,让他们轻松放行。看看人们吃到的食物,就知道怎么回事了,很多食物都有农残超标的问题,而审核部门却轻松放过。食物都这样,羽绒服就更是这样了,又不是入口的东西,只是穿是穿不坏人的。有了这样的指导思想,审核部门就会放宽限制。羽绒服生产商会根据羽绒服的价格来填充羽绒,本身也是一种市场生产趋势,是一种符合经济规律的做法,但这种填充很快就会偷工减料,因为业内的标准并没有得到落实,权力系统的官员也没有严格审核,只是拿钱办事,最终放松了管控,致使很多羽绒服偷工减料。按理说,羽绒服生产商会根据填充羽绒的多少来定价,按照价格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价格越高填充的羽绒数量越多,也要按照国家标准来填充。但时间长了,他们就会偷工减料,把标准降低,本来应该填充50克的羽绒,却降到了25克,本来应该填充25克的羽绒,却降到了三克,而羽绒服和羽绒裤的价格却没有多少变化,怎么说都是坑害消费者的行为。
有了这些羽绒服大量上市,人们穿的羽绒服当然不会暖和了。很多人相信大牌子的羽绒服,认为有一定的品牌就一定质量过硬,比普通小牌子的羽绒服要好得多。但也只是相对好一些,大牌子的羽绒服仍然会掺假,300多块钱的羽绒服填充的羽绒数量只有三克,其他的都是不保暖的材料,而小牌子的羽绒服只是打着羽绒服的标志,里面却没有多少羽绒,或者说没有多少保暖的羽绒,都是那些不保暖的羽绒填充到里面,当然不会暖和了。人们似乎已经失去了话语权,即便购买了羽绒服,也没有质疑厂商的权利,或者说只是质疑,却不能搞科学论证。即便由记者拆解羽绒服,发现大品牌羽绒服内只有三克羽绒,也不能拿羽绒服生产厂商怎么办,当然也不可能挑战整个羽绒服生产的潜规则。
如此一来,羽绒服销售如火如荼,很多羽绒服都卖到了国外,但卖到国外的羽绒服加绒数量比较多,而国内的羽绒服加绒数量比较少,出现了双重规则,却不是消费者能够明白的。难怪外国人在产品质量售后方面要对中国人实行双重标准,中国人自己对自己也实行了双重标准。究其实还是审核出了问题,国内审核非常宽松,而国外的审核非常严格。审核严格,有利于民生;审核宽松,有利于刺激经济发展,却不一定有利于民生。如此来看,人们穿的羽绒服不暖和,就是必然现象了,不太可能改变多少。人们要想穿的羽绒服暖和一些,那就去购买大牌子昂贵的羽绒服吧。说白了,暖和的羽绒服是为权贵设计的,普通人根本买不起,也就只能穿不暖和的羽绒服了,却自认为暖和,就像古代人知足常乐一样……
- 上一篇:秋冬保暖穿搭|羽绒服合集18图
- 下一篇:温暖的羽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