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雪+降温又要来了,羽绒服到底能不能洗?

发布时间:2025-03-31 19:11  浏览量:4

昨日,

我们发布了

今天起气温开始大回温的消息,

有网友留言“羽绒服能不能洗?”,

回答这个问题,

还得先看看近期辽宁天气如何。

今天全省天气晴好,气温重回10℃+,最高气温抚顺、丹东、营口、盘锦地区10℃到13℃,其他地区14℃到18℃;最低气温抚顺、阜新地区1℃到2℃,其他地区3℃到8℃。再加上偏南风的助力,体感温暖。

明天,弱冷空气来袭,全省大部地区有小雨或阵雨出现,明天夜间,抚顺、本溪、丹东地区及岫岩有雨夹雪或小雪,预计此轮降水将持续到后天白天,后天夜间降水彻底结束,全省多云转晴。在冷空气的打压下,气温小幅下滑,明后两天最高气温全省位于15℃附近。

周四,迎来晴好天气,气温回升,全省最高气温基本都位于15℃以上,辽西地区接近20℃。

周五,清明节,新一轮降水拉开帷幕,全省大部分地区有小雨,东南部地区局部中雨,气温再次下滑,不过幅度较小,最高气温依然能保持15℃左右。

预计4月全省气温偏高,气温回暖迅速,中下旬冷暖交替频繁,需警惕倒春寒的不利影响。

本月内全省可能出现3次降温过程,分别出现在9~10日(弱);14~15日(弱);18~19日(中等)。

虽然近期气温大幅回升,但是早晚温差较大,最低气温仅个位数,乍暖还寒,4月中下旬可能还有倒春寒。羽绒服作为东北人的“保命”神器,对很多人群来说还得继续发挥光和热。例如对早晚外出人群、户外工作者和老年人来说,羽绒服暂时还是不能收起来。

春季的大街上出现短袖与羽绒服同框的场景不足为奇,春天就是一个穿什么都对又都不对的季节。

怎样春“捂”更健康?

俗话说“春捂秋冻”,其实“春捂”强调的是在季节变换时,不要骤然减衣,而要根据气温逐步调整,以保证身体有足够的时间去调节自身的温度调节机制,增强抵抗力。一般认为,昼夜温差大于8℃就是该捂的信号。

“春捂”虽然是要多穿一些衣服,但并不是越多越好,更不是全身上下捂得严严实实。“捂”的程度应以自身感觉温暖,又不出汗为宜。

“春捂”需要重点关注身体的几个部位:

捂头颈:春天保护好头颈部至关重要,建议根据温度戴好围巾、帽子。

捂腰:不要过早穿露腰的衣服,如果腰部受凉,可以及时用热水袋等热敷缓解不适。

捂腹:特别是一些胃部怕冷、爱腹泻的人,要特别注意肚脐部位的保暖。

捂小腿、膝足部:常言说,寒从脚下起,人体下部血液循环较上部差,春捂穿衣可遵循“下厚上薄”的原则,秋裤先别着急脱。

春季穿衣搭配既要考虑冷暖适宜,又要兼顾好看与舒适,那要怎么操作才合适呢?

建议春季采用“洋葱式”多层穿衣法,根据不同温度和环境自由穿脱。

内层:选择柔软、透气吸汗的棉质或保暖内衣或者秋衣。

中层:穿毛衣、卫衣等衣物。

外层:选择一件轻薄的夹克或者风衣或马甲。

这样搭配,既能抵挡早春凉风,又方便根据温度随时增减。

另外,还可以遵循“三层穿衣法则”,即内层排汗、中层保暖、外层防风。

不同温度下如何穿衣,也为您搭配好了:

小于5℃时:加强保暖,如棉衣、羽绒服,里面可穿保暖内衣、秋衣秋裤、毛衣或针织衫。最好备有方便穿脱的衣物,以防室内外切换时温差过大。

5℃~15℃时:可以穿秋衣秋裤、毛衣、棉毛衫,外面配以风衣或夹克,早晚温度低时可添加偏厚点的马甲或薄型羽绒马甲或者轻薄的羽绒外套。中午气温较高、阳光充足时外出,可以减少到长袖T恤加薄款外套。裤子可以选择牛仔裤或休闲裤。

15℃~20℃时:短袖或长袖T恤,搭配薄款开衫、卫衣或单层衬衫,下装则可穿单裤或裙子。春天早晚温差大,最好准备一件薄外套,比如针织开衫或风衣或薄棉衣或马甲。

20℃以上时:单穿短袖、裙子、短裤等夏季服装,阳光充足时注意防晒,可适当搭配薄款防晒衣或罩衫。在较热且湿度较大的天气里,尽量选择吸湿排汗材质的衣物,这样比较透气舒适。

说了这么多,实际穿衣大家还要结合个人对冷暖的敏感程度、工作生活环境及当天具体的天气状况等因素来发挥。

另外还要特殊提醒,不同年龄段、不同健康状况的人群,尤其是老人以及体弱者,保暖要求可能更高。儿童通常会比大人会更怕热一些,注意适量减衣。

各位朋友们还是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来进行调整,天气变化频繁,不要感冒着凉哦!

转自:辽宁日报·辽望客户端

记者:赵铭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