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营商”中“赢商”!

发布时间:2025-04-21 09:44  浏览量:3

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全面落实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一视同仁对待各种所有制企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从2024年项目招引数量、体量均创历史新高,新开工1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规模全市最大、新竣工1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数量全市最多;到四大主导产业产值增长28%,其中绿色食品产业产值即将突破200亿元、同比增长34%,智能装备及新能源产业产值达115亿元、同比增长30%;再到新增“四上”企业246家、工业开票销售超亿元企业10家,兑现各类惠企奖补资金10677.14万元、发放设备更新补贴4528万元……这些经济爆点背后的流量密码,正是淮安涟水对营商环境的常抓不懈。

优质营商环境宛如阳光、水、空气和土壤,对市场主体而言须臾不可或缺,哪里营商环境好,资金就往哪里投,企业就往哪里落,人才就往哪里流。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环境是金”工作导向,锚定“四最”营商环境目标,深入践行“做的要比说的好、服务要比需求早”理念,持续丰富拓展“涟快办”品牌内涵,在全市首创“零跑腿”办结项目“五证联发”,项目攻坚连续四年在淮安市领跑,助推涟水跻身“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在这片投资热土上,法治化、专业化、人性化的营商环境,正成为吸引企业“近悦远来”的“强磁场”。

2月9日,中国巨石淮安零碳智能制造基地年产10万吨电子级玻璃纤维零碳智能生产线及配套500MW风力发电建设项目顺利开工,标志着全球玻纤行业首个零碳智能制造基地建设迈出了重要一步。“这里的营商环境好,我们提出的问题一天内就能得到解决。”巨石集团淮安有限公司财务部副经理王代鑫说,得益于政府部门的联动配合与“满格”响应,项目实现“五证联发”。

作为玻纤行业的链主企业巨石集团淮安有限公司,目前两条年产10万吨玻璃纤维生产线满负荷运转,新项目的开工不仅将进一步优化淮安零碳基地产业布局,实现结构转型升级,更有力推动了涟水新材料产业发展,带动更多产业项目和配套企业布局涟水、投资涟水。

2024年12月16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宏瑞兴科技单体规模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技术最先进的江苏宏瑞兴覆铜板生产项目在涟水新材料产业园开工,投产后将于巨石集团淮安有限公司实现生产要素“隔墙供应”“隔墙配套”。

“涟水独特的地域优势,显著的产业集群效应,良好的投资环境以及政府高效务实的服务理念,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江西省宏瑞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叶志表示。

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未来产业的重点领域、重要赛道,近年来,涟水重点培育打造,着力招大引强,聚力延链强链,吸引了中信华、特创科技等30余家行业百强企业落地生根,并积极促进涟水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和纤维新材料产业“两链”融合发展,以“梧桐树效应”缩短企业采购半径、显著降低企业综合运营成本,逐步形成“上游玻纤布、覆铜板、PCB,到中游电子元器件、半导体封测,再到下游终端电子产品”的全产业链生态。

两年前,总投资130亿元的捷泰新能源项目创造了“一期151天、二期120天首线出片”的行业内最快速度,N型TOPCon电池片产能规模和市场份额在全球独立电池厂商中排名第一。在项目建设时,企业提交用电申请,需新建一座220千伏专用变电站。国网涟水县供电公司迅速组织重大项目专家技术服务团队多次前往现场实地“会诊”,为企业量身定制供电方案,快速搭建了一座110千伏撬装式变电站作为过渡性用电,确保项目一期顺利投产,最终,220千伏捷泰输变电工程于2023年6月20日正式投运,比原计划提前了1个月。

“可靠的电力保障为我们的项目注入了强劲动能。目前,我们24条生产线全部处于满产满销状态,日产能突破400万片,力争2025年实现销售60亿元左右。” 淮安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健表示。

优化营商环境,是项系统化工程,贯穿于项目从签约、开工、建设到投产的全过程。“真正好的营商环境并不是一味贪快求速,而是在合法、合规、合理的范围内,把事情办好、办快、办简便。这就要求我们要想企所想,把基础工作做细、做透,考虑在前。” 涟水县数据局副局长刘伯婷说道。

“快工出细活”,用来形容涟水的营商环境毫不为过。近年来,涟水重点围绕企业“五新”全生命周期、产业全链条,组建“涟快办特战队”,推动“极简申报、极速审批、极优服务”常态化落实,推进项目“交地即发证”“拿地即开工”“建成即验收”“竣工即交付”,为项目建设按下“快进键”。2024年,我县推动35个项目“五证联发”“拿地即开工”,全市首创并实现12个项目“零跑腿”办结“五证联发”,有效解决问题1200余个。

对企业来说,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高效的政务服务,无疑是企业发展的强力“助攻”。“涟水的服务太好了,是投资的高地、创业的宝地、生活的福地。”江苏高博智能制造有限公司人事经理刘兰梅表示,波司登智能服装生产项目一期项目有15条生产线,在县人社局等部门的帮助支持下,年初成功招聘了400多名员工,确保了各条生产线火力全开。目前,二期项目智能化生产设备正在安装调试,预计6月份投产,届时年产量可达200万件。

让营商温度可感可触。为切实解决企业用工问题,今年以来,我县先后召开了47场招聘会,组织126家次企业,提供涵盖纺织服装、绿色食品、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及新能源、纤维新材料等行业的2800多个就业岗位,参与群众2.2万人次,初步达成就业意向4500多人。

从政务服务的“集成极速”到政策扶持的“精准滴灌”,涟水营商环境的每一处优化,既是“速度”的比拼,更是“温度”的传递,让企业“扎根有信心、成长有沃土”,激活了城市发展的全盘活力,引领着涟水决胜“收官年”、拼搏“双千亿”,努力把更多不可能变成可能,为淮安成为江苏“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生力军贡献更多力量。(姜浩)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