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带大的外孙消失十年后突然回家,一声“外婆”让全家泪崩
发布时间:2025-04-26 22:54 浏览量:4
文/清风 素材/来自网络(声明:网络故事,以第一人称叙述)
"吴婶,你家那个外甥那么久没消息啊?都十年了吧?"村口杂货铺的王大娘嗑着瓜子,声音大得半条街都能听见。
婆婆正在挑拣豆角的手顿了一下,又继续忙活:"孩子跟着他爸,过得好就行。"
我站在院子里晾衣服,听到这话心里一阵酸楚。是啊,整整十年了。
"妈,进屋吃饭吧。"我走过去接过婆婆手里的篮子。
婆婆站起身,拍了拍围裙上的灰:"秀梅啊,你说小伟现在该上大学了吧?"
我没敢接话。婆婆今年六十八了,头发白了大半,可还是惦记着那个她一手带大的外孙。
"妈!我就要嫁给他!"2005年的夏天,20岁的小姑子林小云把筷子拍在桌上,震得碗里的汤都溅了出来。
公公气得脸色铁青:"那小子家里什么情况你知道吗?三百多公里远,你被人欺负了我们都不知道!"
"他对我好就行了!"小云梗着脖子,"再说了...我都怀孕两个月了。"
这句话像炸弹一样在饭桌上炸开。婆婆手里的碗"啪"地掉在地上,摔得粉碎。
"你...你这个不争气的东西!"公公扬起手,最终却重重地捶在了桌子上。
婚礼办得很仓促。我还记得小云出嫁那天,婆婆偷偷往她包里塞了个存折:"闺女,这钱你拿着,别让婆家人知道。"
谁也没想到,这段婚姻只维持了不到一年。
"妈!他们全家都欺负我!"2006年春天,小云抱着十个月大的小伟哭着冲进家门。
婆婆赶紧接过孩子:"怎么回事?慢慢说。"
"他...他在外面有人了!婆婆还帮着瞒我!"小云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我要离婚!"
公公蹲在门口闷头抽烟:"离就离吧,孩子怎么办?"
"孩子当然跟我!"小云信誓旦旦地说。
可就在办完离婚手续的第三天,小云把孩子往婆婆怀里一塞:"妈,我出去办点事,晚上就回来。"
这一走,就是大半年杳无音信。
"这个没良心的!"婆婆一边给小伟换尿布,一边抹眼泪,"自己生的孩子都不要了!"
我看着襁褓里的小伟,他正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冲我笑。那一刻我就知道,这孩子注定要成为我们家的一员了。
"舅妈!你看我考了100分!"2009年秋天,刚上一年级的小伟举着试卷冲进院子。
我蹲下身抱住他:"真棒!想要什么奖励?"
"想吃舅妈做的红烧肉!"小伟眨巴着眼睛。
婆婆从厨房探出头:"小馋猫!你舅妈刚下班多累啊。"
"没事的妈,"我挽起袖子,"小伟考这么好,是该奖励。"
那天晚上,小伟把最大的一块肉夹给婆婆:"外婆先吃!"
婆婆眼眶都红了:"乖孙,你自己吃。"
"外婆说的,要孝敬老人。"小伟一本正经的样子把我们都逗笑了。
这样的温馨场景持续了八年。小伟上学后,每天都是我骑电动车接送。记得有次下大雨,小伟把伞往我这边推:"舅妈别淋湿了,我戴帽子就行。
2013年寒假的一个下午,家里的座机突然响了。
"喂,是林小伟的外婆家吗?"电话那头是个陌生男声。
婆婆的手开始发抖:"我是,您是哪位?"
"我是小伟的爸爸。我想...把孩子接回来。"
原来小伟的父亲再婚后买了学区房,想给孩子更好的教育。
那天晚上,婆婆搂着小伟哭了很久。第二天,8岁的小伟死死抱着婆婆的腿:"外婆我不走!我要跟你在一起!"
最后是我狠心掰开他的手:"小伟乖,去爸爸那里能上好学校..."
面包车开走时,小伟把脸贴在车窗上,哭喊着:"外婆!舅妈!我会回来的!"
"妈,别等了,都九点了。"2014年春节,我看着守在电话旁的婆婆劝道。
婆婆叹了口气:"说好今天打电话拜年的..."
这样的等待持续了两年。后来婆婆渐渐不提了,但我知道她经常偷偷翻看小伟的照片。
2018年夏天,小云突然带着个陌生男人回家。婆婆直接把她赶了出去:"你还知道回来?小伟被你害惨了!"
那晚婆婆哭到半夜:"我养了八年的孩子,现在连是死是活都不知道..."
2023年元旦刚过,我正在厨房做饭,突然听见婆婆一声惊呼。
"小伟?!"
我冲出去,看见门口站着个一米八几的大小伙子。他穿着黑色羽绒服,拖着行李箱,脸上带着羞涩的笑容。
"外婆,舅妈,我回来了。"
婆婆颤抖着手摸他的脸:"真是我的小伟?长这么高了..."
原来小伟考上了省城的大学。这十年来,继母严禁他联系我们,但他一直记着外婆家的地址。
"外婆,你看,"小伟从钱包里掏出一张泛黄的照片,"我一直带着咱们的合影。"
婆婆终于忍不住,抱着外孙嚎啕大哭。
晚饭时,小伟给每个人都带了礼物。
"外婆,这是用我打工钱买的羽绒服。"小伟拿出一件红色棉袄,"记得您最怕冷了。"
又递给我一条围巾:"舅妈,您接送我上学时总忘记戴围巾。"
公公捧着新棉鞋,眼泪在皱纹里打转:"好孩子...回来就好。"
小伟掏出个信封:"外婆,这是我攒的五千块钱..."
婆婆连忙推辞:"不要不要,你上学要紧!"
"外婆,"小伟握住婆婆粗糙的手,"以后我养您。"
这句话让所有人都红了眼眶。十年的等待,在这一刻都值得了。
现在的小伟经常回来看我们。每次临走时,婆婆都会站在村口,直到他的身影消失在小路尽头。
因为我们都相信,这个被爱养大的孩子,永远都会找到回家的路
非纪实,情节虚构处理,请理性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