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机+羽绒服=“爆炸”?可为什么又说要用水洗?

发布时间:2025-04-28 11:24  浏览量:5

随着气温持续上升,冬衣清洗收纳已经进入高峰。

在众多冬季服装中,羽绒服的清洗和存放常引发讨论:每年都有消费者因用洗衣机清洗羽绒服而导致洗衣机内筒爆炸的事故;另一方面,专业清洗机构则建议用水洗羽绒服。然而,羽绒服遇水后变得沉重且体积增大,手工清洗似乎不切实际,是否只能求助于专业机构呢?

01

羽绒服真不能干洗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羽绒服不适合干洗,因为干洗会对其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影响保暖效果。

羽绒服的保暖性能主要取决于填充羽绒的绒子含量。绒子具有三维球状结构,能形成天然气室,有效隔热保暖。然而,干洗过程中使用的四氯乙烯等有机溶剂会破坏羽绒表面的天然油脂,使其变硬并失去蓬松度,从而降低保暖性能。

此外,眼下功能性羽绒服越来越多,这类服饰除了保暖,防水也是卖点。防水功能往往依赖于面料上的特殊涂层,而干洗使用的有机溶剂同样会破坏这些涂层。

所以,为了保持羽绒服的功能并延长其使用寿命,水洗是更合适的选择。实际上,专业洗衣机构通常也使用水来清洗羽绒服。

02

想要避免爆炸,注意这几点

既然羽绒服要水洗,但为什么有人用洗衣机洗,导致羽绒服爆炸了呢?主要原因是羽绒的特殊三维球状结构。洗衣机高速旋转脱水时,羽绒吸收的水分会快速排出,气体则在绒子自带的气室内不断聚集。当洗衣机内筒高速旋转时,内部压力迅速增加。由于羽绒服面料具有良好的防水性,气体无法及时排出,导致羽绒服像气球一样膨胀。若压力超过洗衣机内筒的承受极限,可能会引发爆炸。

只要稍稍调整清洗方式,就能有效避免——

首先,不要一次性清洗多件羽绒服,以免洗衣机内筒被撑满。当羽绒服充气时,内筒容易超负荷运转。

其次,选择中性洗涤剂,这样不容易破坏羽绒结构和面料涂层。

再次,清洁、脱水和烘干时,都选择洗衣机或烘干机的“羽绒服模式”或“轻柔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洗衣机和烘干机的转速较低,可以减缓气体在羽绒中的积聚速度,有助于气体排出。

最后,如果洗衣机无法切换到脱水模式,可以将羽绒服平铺在干毛巾上,利用毛巾吸去多余的水分,随后进行晾晒。

03

羽绒清洗后板结了怎么办

也有消费者发现,清洗后的羽绒服出现了羽绒板结、不均匀的问题,以此认为不该用水清洁羽绒服。其实,这是误解。

羽绒经过水洗后出现板结是正常现象,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解决:

第一,在晾晒过程中,当羽绒服半干时,用手轻轻拍打结块处,通过震动能使羽绒重新分散开来。

第二,对已经烘干或晾干的羽绒服,可以将吹风机调至冷风或低温模式,一边吹一边拍打板结部位,也能帮助羽绒恢复蓬松。

第三,如果羽绒服板结严重,可以再次将其放入洗衣机,选择“羽绒服模式”或“轻柔模式”,并加入适量柔顺剂重新清洗。清洗后,按照正确的晾晒和拍打方法处理,通常能改善板结问题。

由于羽绒服体积较大,一些消费者会选择使用真空收纳袋存放。建议在使用前先将羽绒服拍蓬松,然后抽出收纳袋内的空气,以防止真空环境加剧清洗后的羽绒分布不均。取出羽绒服后,可用低温吹风机吹干或轻拍,使其恢复蓬松。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