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新款羽绒服惊现“日军同款”,高管朋友圈开撕“没文化”?
发布时间:2025-05-08 22:43 浏览量:19
2022年李宁秋冬大秀现场,一款深绿色羽绒服直接引爆全网——帽子帘、护耳设计、诡异的军绿色,活脱脱从抗日神剧片场穿越而来!更魔幻的是,高管朋友圈暗讽“消费者该多读书”,股价应声暴跌13%,市值蒸发200亿。曾经的“国货之光”怎么就成了“国嘲之耻”?这事儿,咱们得好好扒一扒!
设计翻车实录:李宁设计师是懂“历史重现”的
李宁这波操作堪称“自杀式营销”天花板。2022年那场发布会,模特穿着深绿色羽绒服一出场,弹幕直接炸锅:“这确定不是日军冬季限定款?”帽子帘+护耳设计,配上暗纹,网友当场开启列文虎克模式:“领口暗纹像不像旭日旗?”更绝的是高管回应:“消费者该多读书,别被带节奏!”好家伙,这波傲慢直接把路人缘败得干干净净。
其实李宁的设计雷区早有预警。2018年纽约时装周靠“中国李宁”四个字翻红后,设计师团队就开始放飞自我。2021年“逐梦行”大秀,从古代头盔找灵感,结果把“笠型盔”设计成日军帽帘;2025年春季新品又被扒抄袭奢侈品牌Moncler。网友辣评:“李宁的设计师,怕不是把‘国潮’理解成了‘国嘲’?”
质量崩盘现场:478元的鞋穿3天就秃噜皮,客服:亲,赔你30块
设计拉胯就算了,质量更是翻车现场。2023年河北省监局抽检报告显示,李宁某款羽毛球上衣耐光色牢度不达标,洗两次直接掉色成“迷彩服”。在黑猫投诉平台,消费者控诉更是精彩:“478元买的赤兔6pro跑鞋,穿3天鞋底磨得能照镜子!”客服回复更气人:“正常磨损,赔您30元代金券行不?”
最绝的是某位篮球爱好者,花658元买的战靴溢胶严重,找客服理论直接装死。数据不会骗人:2023年李宁净利润暴跌21.58%,库存积压24.93亿,相当于把24万双鞋堆在仓库吃灰。
战略混乱实锤:90后营销反杀自己,安踏特步笑而不语
李宁的“作死”史要追溯到2010年。当年营收破94亿飘了,搞出个“90后战略”:换掉经典slogan“一切皆有可能”,改成土味英文“Make The Change”,LOGO也改成四不像的“人字拖”。结果呢?2011年订单暴跌6%,三年亏掉31亿,创始人被迫回归救火。
2025年一季度,李宁线下门店关停29家,电商增速从30%跌到10%。反观对手:安踏2023年营收623亿(是李宁两倍多),特步靠跑步细分市场营收增长37%。更扎心的是,耐克阿迪开始反攻——耐克签约NBA球星巴特勒,阿迪推出“中国风”系列,李宁的“高端化”防线被撕开大口子。
研发躺平实录:年投5亿搞研发,连安踏零头都不够
李宁的“抠门”在业内出了名。2023年研发投入才5亿,安踏同期砸了40亿搞科技。结果呢?“䨻”中底技术被吐槽“踩屎感”,智能跑鞋销量扑街。设计团队更离谱,2022年“逐梦行”大秀被骂“文化挪用”,2025年春季新品又被扒抄袭。网友神总结:“李宁的设计师,是不是把‘国潮’理解成了‘国抄’?”
结语:李宁们,长点心吧!
从国潮顶流到“过街老鼠”,李宁的崩塌给所有国货敲响警钟。当安踏在奥运营销中玩转“爱国牌”,特步深耕跑步科技时,李宁还在“高端化”和“国潮”之间左右横跳。2025年的运动市场,专业性和性价比才是王道。李宁若再不把裤兜里的钱掏出来搞研发,把傲慢的姿态放下来听消费者,恐怕连“国货”二字都要保不住了。毕竟,年轻人可以原谅一次“失误”,但不会为同一份“傲慢”买单两次。
- 上一篇:为什么有钱人冬天穿那么少也不怕冷
- 下一篇:从流量内卷到价值向上,用品牌心智驱动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