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未婚在家妻等了我2年急了,上部队逼婚!多亏连长帮我解围!

发布时间:2025-05-11 02:30  浏览量:9

【本故事部分情节虚构,请师友们理性阅读,切勿对号入座,感谢阅读,您的支持就是我继续创作的动力!】

"都集合好了吗?顶着这鬼天气,谁给我去把李铁柱那小子叫起来!"班长老杨扯着嗓子嚷起来,我赶忙缩了缩脖子,心想这下铁柱又要挨批了。

那是1998年的冬天,北方军营的早晨冷得钻心。我们连队的澡堂子一周只开两次,大家都舍不得洗澡,生怕洗完一冻就感冒了。被窝跟烙饼铛似的,刚躺下冰凉冰凉的,等热乎了又舍不得起来。

"来了来了!"话音刚落,宿舍门"砰"地一声被推开,李铁柱顶着一头乱发,军装扣子都扣错了,一边往身上套着棉袄一边往外冲。

老杨冷笑一声:"李铁柱,今天又是第一个起床啊?你这觉睡得比连长家那只老母猪还死!"

铁柱赔笑道:"班长,我那表停了..."

"少来这套!昨天说表停了,前天说闹钟没响,大前天说做梦迷糊了。下次早操迟到,罚你跑三圈马路,马路还不是普通马路,是那个臭水沟边上的,跑完还要全班一起端着饭盒闻你的味儿!"老杨瞪了他一眼,转身带队去了。

说起李铁柱,他可是我们连队的一个"名人"。不是因为军事素质有多优秀,而是因为他对象小丽特别"热情"。年前小丽寄来一包家乡的卤鸡爪,结果被我们宿舍几个给分了,铁柱都没吃着几个。那会儿我们津贴才40多块钱一个月,平时除了食堂就是小卖部的方便面,谁能顶得住这诱惑啊。

我跟铁柱是老乡,都是苏北人,差不多时候入的伍。记得刚来时,他俩感情还挺平淡,每个月一封家书,无非是问问家里情况,说说部队生活。那时候哪有什么手机微信,写信都得省着纸,多写两页邮票钱都不够。

可到了第二年,情况就变了。一开始我们还纳闷,铁柱怎么老是被叫去收包裹。后来才知道,小丽的信越来越频繁,从每月一封变成了每周一封,里面塞的东西也越来越多——指甲钳、袜子、护手霜,甚至还有一次寄了块手表,是她攒了两个月工资买的。

更要命的是信里内容也越来越直白——"什么时候结婚""你到底什么时候退伍""我爸妈催得紧"。铁柱给我看过一两封,写得那叫一个火急火燎,看得我们这些单身狗都替他捏一把汗。

铁柱那会儿才二十出头,刚学会叠被子成豆腐块,哪想这么早结婚?每次看完信都愁眉苦脸的,连食堂那香喷喷的大馒头都吃不下去了。晚上躺床上翻来覆去的,搞得我们几个也睡不好觉。

"老赵,你说我该咋办?"一天晚上查铺结束,铁柱坐在我床边,手里捏着刚收到的信,脸色比打了霜的茄子还难看。

我叹了口气:"你不是还有一年多才退伍吗?先拖着呗,你看咱班老郑,对象都换了三个了。"

"拖不了了..."他苦着脸掏出一张火车票,"小丽说...她买了票,后天就到我们这儿来,说是要见连长,当面问清楚我什么时候能退伍。"

"啥?"我一下从床上弹起来,脑袋差点撞上上铺的钢板,"她疯了吧!部队哪是想来就来的地方!再说了,就算进来了,见了连长能说啥啊?'我想和你们的兵结婚,能不能让他提前退伍'?"

铁柱欲哭无泪:"我也劝过她,可她说如果我不答应结婚,她就直接来部队闹。我现在都不敢接她电话了。"

原来这小子前阵子还去过一次公用电话亭,那会儿营区外头刚装了两个投币电话,打一次要攒好几周的津贴。结果小丽在电话里就"逼婚"了,吓得铁柱赶紧挂了电话,跑回来整整一晚上没说话。

"那你还是赶紧找连长说说吧,咱老王头明白人,肯定有办法。"我拍拍他肩膀,心里却也没底。

第二天,铁柱顶着两个跟熊猫似的黑眼圈去找了连长。我们连长姓王,四十出头,是个雷厉风行但心细如发的人。他自己当兵时就是从农村出来的,特别理解我们这些小地方来的娃子。战士们都尊称他"老王头",有什么难处都爱找他拿主意,从家里父母生病到对象闹分手,啥事他都管。

那天下午训练结束,连长把铁柱叫进了办公室。我们几个哥们儿在外面干着急,生怕铁柱回来后直接收拾铺盖走人,那可就完犊子了。

"你说连长会咋处理?"老郑啃着从食堂偷拿出来的馒头,小声问我。

"不好说,要真让铁柱现在就结婚退伍,那咱班可就少一个人了,后面值班站岗的活儿可全得咱们几个顶上。"我翻了个白眼。

半小时后,铁柱从连长办公室出来,脸上表情复杂,既有释然又有担忧,像是便秘了一周突然通了又怕拉出什么不得了的东西。

"连长怎么说?"我们围上去问。

"连长说他来处理,让我别担心。"铁柱挠着头,脸上的表情就像刚被班长罚了俯卧撑又被连长减免了一样,"具体咋处理他没说,就让我明天正常训练,别耽误了军事考核。"

老郑哈哈大笑:"我就说嘛,咱老王头肯定有一手!走,食堂加菜去,今天有红烧肉!"

第二天一早,我们刚做完早操回来,正准备去食堂扒拉几口稀饭就去训练场,就看见一个穿着鲜红色羽绒服、脚踩小皮靴的姑娘站在连队门口,旁边放着个大行李箱。那羽绒服在一群绿军装中间特别显眼,就像荒地里冒出来的一朵小红花。

不用猜也知道,这肯定就是小丽了。这年头,能穿得起这么好的羽绒服,家里条件肯定不差。铁柱家是种田的,能找个城里对象已经是祖坟冒青烟了。

铁柱脸都白了,腿一软差点栽倒,靠在墙边喘粗气。我和老郑赶紧一左一右架住他:"哥们儿,挺住啊!大不了咱做个逃兵,不就是关几天禁闭嘛!"

远远地,我们看见连长大步流星地朝门口走去。老王头今天特意穿了件熨得笔挺的军装,还抹了点油头,看起来精神得不得了。只见他跟小丽说了几句话,然后指了指旁边的会客室。那会客室平时都是关着的,只有首长来检查或者家属探亲才会打开。

两人进去后,我们都紧张得不行,铁柱更是坐立不安,跟屁股下面有一窝蚂蚁似的。

"完了完了,连长该不会真让我现在就结婚吧?我还想再干两年呢...前两天刚评上优秀士兵,下半年说不定还能去军区比武呢。"铁柱哀嚎道。

"别瞎想了,连长心里有数。"我揽着他肩膀,心里却也没底。那时候部队里也有因为对象逼得紧而提前退伍的例子,毕竟八九点钟的太阳,谁也不想耽误了姑娘的青春年华。

一个小时后,连长办公室的门开了。连长面带微笑地走出来,身后跟着小丽,奇怪的是,小丽的表情从刚才的咄咄逼人变成了若有所思,眼睛还有点红,像是哭过。

连长把小丽送到门口,又回来拍了拍铁柱的肩膀:"小李啊,好好训练,别总想这些有的没的。你对象我已经跟她谈过了,她理解部队的特殊性,答应等你服役期满。你小子有个好对象啊,懂事!"

我们都惊呆了,这是什么神仙操作?半个小时前还要来"逼婚"的姑娘,现在居然愿意再等一年多?老王头这张嘴,怕是能把死人说活了!

等小丽坐上返程的火车,我们迫不及待地把铁柱拉到一边:"连长到底跟她说啥了?这么管用?"

铁柱也是一脸茫然:"我也不知道啊...小丽临走前跟我说,让我安心在部队锻炼,等我回去给她个惊喜。而且..." 他压低声音,"她还跟我说对不起,差点耽误我前程。"

直到晚上查铺,连长来我们宿舍转悠时,我们才从他口中得知了真相。

"我就跟小姑娘实话实说了,"连长笑呵呵地说,一屁股坐在铁柱的床沿上,掏出一包"红塔山",给我们几个一人发了一根。那会儿抽烟还不像现在这么多限制,战士们偶尔也能跟干部一起抽根烟,拉拉家常。

"我说小李同志在部队表现优秀,已经被选为培训对象,如果现在结婚退伍可能会影响他以后的发展。我还跟她讲了我和我爱人的故事,当年我在部队服役,我爱人等了我五年。那时候条件比现在差多了,连个电话都打不上,就靠一封封信联系。现在回想起来,那五年的等待反而让我们的感情更深厚了。"

连长说到这儿,眼神中流露出回忆的神色,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戒指:"我还给她看了我和爱人的照片,告诉她再等等是值得的。那小姑娘其实也不是不讲道理,就是太年轻,遇到困难就急。她说她同学都结婚了,家里人也催,怕铁柱在部队变心了。我就跟她讲啊,部队是个熔炉,进来的是毛头小子,出去的才是真男人。我让她想开点,部队不是逃避责任的地方,而是让男人更有担当的地方。"

老郑好奇地问:"连长,您还给她看照片了?就是您办公桌上那张结婚照?"

连长嘿嘿一笑:"对啊,就那张。我跟她讲,你瞧我这一身军装多帅,哪个姑娘不喜欢?再说了,军人的品质就是责任和担当,这年头你上哪找这么靠谱的男人去?"

"那小丽咋就同意了呢?"铁柱还是有点不敢相信。

连长神秘一笑:"我还告诉她,铁柱在部队里已经被看中了,表现好的话以后可能有机会留队,那可是个铁饭碗,比外面打工强多了。"

"啊?"铁柱一下子站了起来,"连长,我..."

"行了行了,就算哄哄小姑娘。"连长摆摆手,"不过你小子也确实表现不错,好好干,说不定真有机会。再说了,就算退伍了,有这段经历也是好事,现在不都喜欢招退伍军人嘛!"

听完连长的话,我们都默默点头。这就是我们敬佩的老王头,总能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把人心摸得透透的。

后来的日子,小丽的信依然会来,但内容变了,不再是催婚,而是讲述她的工作和生活,偶尔也会问铁柱的训练情况。什么"领导表扬了"啊,"学了新技能"啦,还有"同事都羡慕我对象是军人"之类的。铁柱看信时的表情也从愁眉苦脸变成了会心一笑。

再后来,有次放假,老王头还特意把铁柱叫到办公室,给了他一张照片,让他带回去给小丽。那是铁柱在军区比武中获奖的照片,穿着笔挺的军装,胸前还挂了个奖章。

"去,把这个给你对象带回去,让她看看她男人多出息!"连长乐呵呵地说。

这一招果然管用,小丽看了照片后,不但不催了,反而常给铁柱寄来一些小礼物,鼓励他好好表现。我们宿舍也因此沾了光,经常能吃到小丽寄来的零食。

铁柱顺利退伍那天,我们都去车站送他。小丽也来了,比照片上还漂亮,面对我们这群大老爷们也不怯场,还给连长带了家乡特产。听说他们婚后生活得很幸福,铁柱凭着在部队学到的电工技术,在城里找了份不错的工作。后来他们结婚两周年的时候,还特意回部队看望了连长,感谢连长当初的点拨。

那天晚上,送走铁柱后,我躺在床上想了很多。铺位少了一个人,宿舍突然就空了。部队生活虽然艰苦,但却教会了我们如何面对人生中的各种难题。就像连长说的,部队不是逃避责任的地方,而是让人更有担当的地方。

我那会儿也有个刚处上的对象,虽然没小丽那么着急,但也常在信里问我什么时候回去。经历了铁柱这事,我在给她的回信中写道:"军营生活虽苦,但让我学会了很多,等我回去,一定会成为你可以依靠的人。"

如今我也退伍多年,每当回忆起那段军旅岁月,总会想起连长帮铁柱化解"婚姻危机"的事。那不仅仅是帮战友解了围,更像是一堂生动的人生课,教会我们如何处理感情、责任与未来的关系。

在那个冬天的军营里,连长的一番话,不仅挽救了一段感情,也让我们这些年轻气盛的小伙子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成熟与担当。现在想想,那时候的连长,不仅是我们的长官,更像是我们的大哥,在我们迷茫的时候指点迷津。

记得铁柱临走时对我说:"老赵,你说我们这辈子,还能遇到像老王头这样的领导吗?"

我笑着摇摇头:"这辈子能遇上一个就已经是祖坟冒青烟了!"

师友们,这个故事最打动你的地方在哪里?

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