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买的“大牌”羽绒服,可能质量不咋地!

发布时间:2021-03-31 04:05  浏览量:6

作者:东方鸿鹄

01

看到央视最新一期《每周质量报告》,心里特别不是滋味。

最近,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公布了监督抽查结果,结果让人大吃一惊。

抽检产品涵盖羽绒服、羽绒被、围巾、棉服、冲锋衣和羊绒衫等,其中不乏七匹狼、恒源祥、雪中飞这样的大牌。这些国产大牌,几乎家喻户晓,市场占有量名列行业前茅。

一部分产品,以次充好、虚假标注填充物或原料含量,真是对不起消费者信任。

此次共抽查350批次,43批次不合格,不合格发现率为12.3%。单看数字,好像还说得过去。但这里面,一些退货产品,压根没计算在内。算上网上和直播带货的所有问题产品,估计不合格率还要高。

这些冬季产品都存在哪些问题呢?

比如一款成人羽绒服标注填充的羽绒为134克,实际只有90克。根据羽绒服国家标准规定,允许5%偏差。缺斤短两超过三分 之一,属于严重不合格。

缺斤少两,还不是最可怕的,很多羽绒服填充物根本就不是羽绒。

国家标准规定,羽绒服填充物主要是带有绒核结构的朵绒。这种朵绒堆在一起可以聚集较多的空气,用朵绒做的羽绒服具有良好的保暖性能。

抽检发现,一款羽绒服填充物主要是羽丝,而不是朵绒。羽丝主要是由羽毛粉碎后形成的,保暖性要差得多。

国家标准规定,羽绒服对含绒量也有明确要求。羽绒服标准规定含绒量至少要50%。但很多羽绒服含绒量根本不达标。检测中,一件儿童羽绒服标注含绒量为90%,实际含绒量仅有3.3%,虚标了近30倍。这样的衣服,已经不能算羽绒服了。

一款从电商平台购买、标注为“优卡缇”牌加厚儿童羽绒服,衣服明示含绒量为80%白鸭绒,实际含绒量只有1.7%。连检测人员都说,是从业以来见过质量最差的羽绒服。

一款标称为“上海怡庭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羽绒被,有四项指标不合格,包括纤维含量、绒子含量、鸭毛绒含量和蓬松度等。

检测机构发现,大部分不合格羽绒被出现在电商平台。电商平台通常通过价格战来吸引消费者。比如一条羽绒被零售价是4580元, 卖给消费者是980元,实际成本价只有100元左右。但如果按照被子标称的品质来做的话,成本在1500元以上。

为什么一些羽绒产品标注的含绒量多少,实际却用羽丝代替?

当然是成本考虑。

羽绒里面鹅绒的价格比较高,纯的鹅绒每吨大约68万元,90%的鹅绒每吨大约63万元,纯的鸭绒每吨大约40万元,90%的鸭绒每吨大约30万元,羽丝每吨大约6万到7万元,羽毛每吨大约6000到7000元。

纯鹅绒价格最高,它大约是纯鸭绒的1.7倍,是羽丝的10倍,是羽毛的100倍。

所以,买到超级便宜的的羽绒服,你就要当心了,是否买的压根就不是羽绒服,而是羽毛服。

换句话说,除非商家清仓促销,正常清况下,一件羽绒服价格不应低于500元。

羽绒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羊毛产品同样问题不少。

一款围巾,吊牌上显示的是96%的羊毛,但是实测下来,它是100%聚酯纤维,里面一根羊毛都没有。

一条围巾标注的成分是羊毛和羊绒各占50%,检测显示,根本没有羊绒成分。这款不合格的围巾,是从电商平台七匹狼旗舰店购买的,网店中,商家却向消费者出示了一份检测合格报告。苏州市纤维检验院检验部认为,这份质检报告并不齐全。

抽查发现,多家知名品牌不合格。包括标称“雪中飞”牌成人羽绒服,经过检测,含绒量、绒子含量和蓬松度等三项指标不合格;标称为冰洁牌等。标称“七匹狼”牌围巾,纤维成分不合格。

不合格的棉服,包括标称为VERO MODA维沙曼牌、标称为恒源祥牌、标称为姿忆秀牌等10批次。冬季用品上标称的和实际相差太大了,有的虚标含100%鹅毛、98%羊毛,里面连一根鹅毛、羊毛都没有。

这次监督抽查买样的电商平台超过10家,包括京东、天猫、苏宁易购、唯品会、小米有品、淘宝直播、天猫直播、 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几乎包括所有大的电商平台。

02

市场羽绒产品质量问题,一直令人堪忧。

今年1月,《消费者报道》整理了国家、省级市场监督管理局于2015年至2020年关于羽绒被产品的抽检情况。结果显示,国家、省级监管部门共抽检发现29批次羽绒被不合格,其中绒子含量、使用说明、填充物质量偏差、纤维含量等指标不合格问题较突出,包括无印良品、梦洁家纺、东隆等品牌。

这还不是最恐怖的。

浙江省消保委曾对一批网络直播平台中销售的羽绒服进行抽检测试,结果30个批次的羽绒服,24批次不达标,占比达到80%。

中国羽绒工业协会曾发布2016年双十一网上羽绒制品质量抽查结果,在淘宝上买羽绒被合格率为0。中羽协总共在淘宝上买了30条爆款羽绒被,检测结果出来,29条严重不合格,1条部分不合格。

现在再看这份抽检报告,由江苏省市场监管局,权威性和真实性毋庸置疑。

老实说,看到上面的结果,鹄哥也很无语。连基本的质量关都过不了,就无法谈品牌意识了。

就此,个人想谈几点感受。

第一、很多网友常说要支持国货。民族品牌当然要鼎力支持。但是一些国产品牌自己也要争气,不能连基本的质量关都过不了。否则,我们自己都觉得打脸。一个浅显的道理,只有自己强大了,别人自然会敬重你。做企业和做人,都一样。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的国产品牌,一定要注重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其实,很多国产品牌质量很过硬,比如手机家电等产品。羽绒服饰等品牌,应当向家电等优秀品牌学习。

第二、这次抽检,不少国产大牌也被曝光,着实有点意外。比如恒源祥、雪中飞、七匹狼等。这些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享有很高的美誉度。大品牌质量不靠谱,小品牌质量,就更难说了。

塑造一个大牌、名牌,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努力,而毁掉一个品牌,只需一夜之间。尤其很大国产品牌,走到几天不容易。不能犯低级错误,质量存在“硬伤”,比如以次充好、缺斤少两。

一般看来,不知名的的品牌,即便有些问题,消费者可能不在意,但对于知名品牌,消费者就难以理解和容忍。

第三、直播平台成为不合格产品“重灾区”。监管部门发现,直播平台抽查合格率低于整个电商抽查合格率,一些主播质量意识薄弱,导致三无、假冒伪劣产品从直播平台流出。检测机构收到的三无产品,都来自电商直播平台,类别包括羽绒被、羽绒服、围巾、冲锋衣等。因此对于直播带货来说,很多网友和粉丝,都是冲着主播去的 。作为主播,不能只顾收割流 量和销量,不顾质量,连三无产品都拿出来卖。当然,电商平台要负起监管责任。

此外,监管部门对于屡教不改的电商平台,也要监促履行职责。销售产品不合格产品,店家有问题,平台同样有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