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过最无用的节俭行为,大概就是我父母这样的,让人很无奈!
发布时间:2025-05-13 14:38 浏览量:5
节俭,虽然是老祖宗传下来的美德,可我家那二老,却把节俭玩出了新高度,放着大好的日子不过,非要继续过着上世纪的“苦日子”。
每次回家,看见他们那些无用的节俭行为,我真的是既气愤又觉得无奈。
上个月我回去收拾老房子,我一拉开阁楼的木柜子,好家伙,一波灰尘扑得我直打喷嚏。打开柜子定睛一看,里面塞满了五颜六色的旧衣服。
褪色的碎花棉袄、补丁摞补丁的蓝布裤子,已经穿到破洞的袜子,甚至还有二三十年前,我幼儿园表演节目穿的肚兜。
我本想扯出来看时,那布料都脆得跟纸一样撕裂了。
转头就问蹲在旁边擦灰的老妈:“妈,你留这些破烂干啥?耗子来了都嫌弃!”老妈眼睛一瞪,抢过裤子叠得板正:“这都是好料子,以后没抹布了,可以当抹布,比买那些强多了!”
我差点被气笑,这些玩意儿在阁楼躺了二十多年,早变废品了,硬是被她当成了“传家宝”。
最后趁她出去遛弯,我吭哧吭哧扛了几个大袋去垃圾站,最后消灭这些旧衣服,还花了15元清运费。
要说老妈囤旧衣物是“常规操作”,我老爸对家里那口缺口碗的执着,就让人无语。我家那些碗,一大半都豁了个口子,每次吃饭都得小心翼翼,生怕划破嘴。我以前偷偷扔了两次,可我爸总会偷偷给拿回来。
有次我看见他这样做,就急眼了:“爸!你把这些破碗留起来干嘛,那么多缺口,迟早会出事的!”
可老爸捧着碗,像护着稀世珍宝似的说:“不就缺点口嘛,又不影响使用,再说了吃饭也没人舔碗筷,怎么会出事!”
话是这么说,可没多久,亲戚家小孩来吃饭,就不小心被这碗口划烂了嘴唇,出了很多血,去医院又是打破伤风又是包扎,花了好几百,这下倒好,省了几块钱的碗钱,赔进去一顿大餐的钱。
我爸妈对省电省水的执念,简直刻进了骨子里。
有一次去父母家午休,高温30多度的天气,家里竟然没开空调。只见父母都打地铺,吹着那老古董风扇睡觉,可胖子老爸,还是被热得出汗。
看到他们这样,我就忍不住说了几句:“都热成啥样了,空调也不开?”而我爸却说:“哎呀,吹风扇挺好的,也省电!再说了躺地板凉快,用不着开空调!”
我说这样会得风湿,可他们就是不听,没多久,雨季来了,他们就喊着这里痛哪里痛。每次都要去做理疗来缓解,而做一个疗程,就得花好几百。
除了省电,省水也是让人无语的。
他们夫妻俩把水用到极致,洗碗洗菜和淘米的废水,他们都会用桶子装起来,然后等上厕所时用。甚至洗衣机洗的废水,他们有时候都会回收起来,用来洗厕所地板。
有次我回家小住,就感觉家里的味道怪怪的,像极了垃圾池的味道,酸臭酸臭的。后来发现,是父母储存废水的桶子发酵了。里面还漂浮着虫子。
还有我那马桶,也被各种污水冲的,到处脏兮兮的,冲了等于没冲似的。
而他们这样省水省电,一个月也就省出十几二十块钱,让我觉得很是无用,还不如叫我爸少抽一包烟,或者叫我妈少去打一次麻将省的多。
家里的东西坏了,我爸一舍不得扔,二也舍不得叫人来修。永远都是自己逞能维修。
说实话,有些东西他确实能修好,但是维修成本不高,甚至有些原本小毛病的东西,却被他修出大毛病。
就拿去年家里的洗衣机来说,本来就是很简单的漏水问题,我叫个师傅上门修一下就行。可是我老爸却非要自己动手,他说“不就是漏点水吗?
我年轻时候修过拖拉机,这点小事用叫人,我来就行!”
说着就翻出工具箱,老花镜往鼻梁上一推,像模像样维修起洗衣机。可是打开洗衣机后,发现不了什么问题,还把一些螺丝弄丢了,或者搞反了。
最后原本只是漏水的,被老爸这么一维修,漏水非但没修好,连洗衣机的一些功能都被搞失灵了。
后来,他老人家又折腾了半天,还是没弄好,我就叫了师傅上门。
等师傅来修洗衣机时,听我老爸一说,就直摇头:“这原本只是排水管堵了,50元能交给我们解决的,被你这么一弄,结果主板烧了,得换零件,大概要300多。”
过年时我给老妈买了很多补品,还教她怎么使用了,并督促她开了包装,就要抓紧吃掉,吃完了我再买过。
可老妈听着我买的都是很贵重的补品,她就舍不得吃掉,等我们走后,就把补品锁在她的柜子里,想等着我们来,或者有亲戚来,才拿出来用。
结果这一等就是大半年,等我再次回家看她把补品都吃完没时,却发现很多补品已经臭了,有的还发霉了。
当时看到那些我花几百上千买的补品,就这样被老妈给浪费了,心里也很不好受。我不是舍不得那点钱,而是好心给他们两老补身子,他们就这样把东西糟蹋了。
还有3年前,老家那边大寒,我特意带他们去商场挑羽绒服。
老妈试穿一件鹅绒服,又轻又暖和,可一看吊牌价1299元,立刻脱下来塞回货架,就对我说:“太贵了,这价格购买好几身棉袄棉裤了。”我知道老妈是喜欢的,于是就偷偷结了账,回家后作为惊喜送给了她穿。
可是她却舍不得穿,过年的时候,为了在亲戚面前显摆,就穿过一次,往后都是把羽绒服放在衣柜最里层,说要“等下次走亲戚再穿”。
可等后面走亲戚时,又怕好衣服被弄脏了,又舍不得穿。
最终那羽绒服就在衣柜里放了三年,今年过年我又给她买了一件更好看的,母亲说我之前买的她都没穿过几次,于是新的没穿,旧的拿出来穿。
而这旧的早就过时了,并且长期放在柜子里,也有一股味道,还皱巴巴的,妥妥的1200元穿成了路边摊一样。
每次和父母说这些无效节俭的事,他们总说:“我们过苦日子过惯了,能省一点是一点。”
看着他们布满皱纹的脸,我心里又酸又涩。他们节俭了一辈子,把最好的都留给了我,却在这些小事上“死脑筋”。
或许对他们来说,节俭早已不是单纯的省钱,而是刻进骨子里的习惯。
可我更希望他们能明白,真正的好日子,不是守着一堆没用的破烂,而是健健康康、舒舒服服地享受生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