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10区县财政收入排名:昆山第1,常熟略超张家港,姑苏垫底

发布时间:2025-07-21 08:08  浏览量:1

苏州人抢房十年,2023这十组排名却告诉你钱袋子彻底换主人

破4兆身家再涨,也就涨6%,算不算慢?

昆山财政局刚公布最新数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0.4亿元,依旧老大。

可从2021年的19%一下子掉到6%,账面好看骨头却不硬。

上海人还是很大方,只是少了吸金魔力。

三年前昆山国税里,40%来自在昆山办公的外地公司,今年滑到31%。

没有上海大佬带水下订单,只好自掏腰包押注半导体、新能源。

要是押错了,明年增速可能跌到4字头。

工业园一出手就411亿,总量只落后1亿却拿人均冠军。

30平方公里挤出一堆实验室,40%税收是研发费用抵扣后留下的真金白银。

面积不满昆山的1/20,干出的钱却是人均昆山的四倍。

第三梯队天天掐脖子。

常熟237亿,张家港236.7亿,差距小到小数点后面三位。

常熟靠房产税、土增税顶了17亿,增速才0.51%。

春节前去招商局打听,波司登总部拿完补贴就要搬,汽车配件园转手就签丰田,算是留了点面子。

张家港速度猛,8.22%全市最快。

沙钢整改特种钢线,吨钢利润翻了一倍。

码头拆老吊机换成无人轨道吊,货量一季涨15%。

环保账也厉害,全年二十多亿砸进脱硫脱硝,纯利让常熟死死咬住。

第6位吴中也惨,219亿听着稳,里面却夹着3.5亿罚款。

太湖红线风一吹,大批工厂搬去泰州,税基连同户口一起飘走。

相城越看越像黑马。

157亿排在第8,增速不足5%,但高铁新城吃掉市区三分之一金融机构。

私募基金注册窗口从徐汇挪到苏州北,半年新增800家。

每天高铁到上海虹桥23分钟,租金便宜一大截,私募合伙人来了就不想回去。

最后一名姑苏64亿,连昆山零头都不够。

平江路房东反映,疫情后租金连降两年,入住率不足七成。

节假日景区售票窗口分时段放人,门票损失直接削掉三成。

财政窟窿只能让上级转移支付顶上。

翻完前十榜单,看懂一条铁律:土地吃完后,谁有产业能自己造血,谁就能笑到最后。

昆山、工业园、张家港拼命升级产品。

相城架起金融通道。

常熟、吴中还在找下一根支柱。

换赛道不够快,眼看钱袋子就悄悄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