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货泛滥全民受害真相曝光
发布时间:2025-08-11 04:26 浏览量:7
“你敢不敢保证,自己从未买过假货?”这个问题,或许会让很多人愣住。在我们这个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假货却像“春风吹又生”的野草,顽固地扎根在生活的每个角落。
从一瓶洗衣液到一个奢侈品包,从一瓶蜂蜜到一件羽绒服,假货早已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全品类沦陷。浙江的造假团伙回收旧瓶灌装劣质洗衣液,贴上伪造防伪标识,99元卖给你,实际成本不到8块;东莞的高仿包,120元成本卖3000元,连专业人士都难辨真假;更有甚者,农村市场里“康帅傅”“六大核桃”横行,消费者一不留神就买到了“坑人味道”。
而受害最深的,往往是银发一族。他们省吃俭用一辈子,却最容易被“便宜30%”的价格诱惑,掉进假货陷阱。数据显示,超过半数60岁以上老人曾因贪便宜买到山寨食品。
面对如此庞大的假货市场,监管部门却力不从心。全国市场主体近1.9亿,每位监管人员平均要盯2000家企业,更别说隐蔽的线上平台。2024年查处侵权案件4.4万起,但假货投诉量仍上涨8%。
假货不仅伤害消费者,也打击企业创新。某羽绒服品牌一年投入200万打假,市场仍有30%假货,最终被迫退出县域市场。
当假货成为常态,谁来守住我们的消费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