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0款面料角逐第八届生态环保面料设计大赛 推动纺织低碳转型
发布时间:2025-08-27 14:17 浏览量:5
在“双碳”目标加速推进的当下,碳足迹管理已成为纺织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必选项。推动纺织产品绿色开发、构建生态友好型产业体系,是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环保产品的需求、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举措,更对促进产业与生态和谐共生具有深远意义。
8月22日,2025第八届中国生态环保面料设计大赛评审会在江苏盛泽举行。本届大赛聚焦“新纤领航•绿动时尚”主题,一方面鼓励企业注重新材料的运用,探索生态可持续的新路径;另一方面积极引领行业绿色转型的时尚潮流,推动环保理念融入日常生活。本届大赛汇集了430余家纺织企业的近2800款优质面料,产品在环保纤维应用、染整工艺优化、色彩风格设计、结构技术创新、市场应用定位等方面展现了低碳环保面料的升级路径。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生产力促进部主任、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副主任、纺织产品开发中心主任李波,纺织产品开发中心副主任陈宝建、总工程师宋富佳,吴江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盛泽镇党委书记陈宇等领导出席评审会。
绿色设计加速供应链低碳转型
“从推动绿色纤维技术规模化应用、开展面料碳足迹核算,到打造无氟纺织产业链,盛泽持续推进纺织产业生产方式绿色转型,用实际行动展现盛泽在守护绿水青山、推动产业与生态和谐共生上的责任与担当。”东方丝绸市场相关负责人在会上指出,今年盛泽再度携手大赛,聚焦新材料研发与时尚环保的协同创新,促进生态纺织品的市场化应用,推动产业链从源头到终端的全面绿色升级,以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理念赋能生态纺织面料价值提升。
“从最初少数企业的率先探索,到如今全行业的自觉行动,大赛不仅推动了环保材料与工艺的持续进步,更见证了产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刻转变。”李波在讲话中表示,大赛连续多年与盛泽携手,有力推动了行业企业在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等关键环节的落地实践,助力中国纺织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树立起“负责任”的良好形象,为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绿色动能。
技术革新提升环保面料实用性
陈宝建担任本届赛事主任评委。来自中国纺织信息中心、纺织产品开发中心、江南大学、房莹服装设计、轻功体育用品、牧人诗歌、TRICKCOO、HT&HD、偏振智能科技、高梵、衬衫老罗、日播、波司登的15位专家评委,从环保材料应用、环保技术创新、流行时尚程度、市场应用潜力等多个维度综合考评了面料的绿色开发水平,最终评选出生态环保材料应用奖、生态环保技术应用奖共12名。
“本届参评企业呈现系统性创新突破,在材料多维选择与技术整合层面进步显著。”宋富佳指出,参赛面料中采用二氧化碳捕集技术生产的聚脂纤维实现了优异的手感与功能表现;生物基呋喃聚酯等新型材料与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技术也得到了逐步应用。此外,用于冲锋衣等户外产品的面料通过表布、膜层及里料全面采用聚酰胺基材料,构建了单一材质回收体系,能够大幅提升回收效率。
“本届参赛面料核心突破在于从终端应用出发,而非简单替换环保原料。功能创新聚焦跨场景适用性,在多场景中兼顾了时尚度与动态舒适性。”资深产品研发专家陈裕翔表示,运动品牌重点关注化纤材料创新,再生材料、回收面料已实现优异手感与商业化的平衡,完善了回收闭环。
“生态面料已成为市场主流方向,兼具使命感与品牌叙事价值。本届面料亮点主要体现在生物基、海洋回收材料的广泛运用,以及疗愈性色彩的增加。”TRICKCOO创始人/CEO黄俊勋指出,在技术层面,本届面料的后整理工艺精进显著,手感与触感提升明显,且更注重结合具体品类和风格进行针对性开发。
“户外运动品牌正关注再生涤纶、生物基腈纶等环保材料的规模化应用,从参评面料可以看出企业整体环保意识提升显著。”上海偏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伟刚指出,智能科技逐步渗透传统纺织开发,通过模拟纱线结构与物理性质,在虚拟环境中实现多功能纱线创新搭配,大幅降低研发成本与周期,推动了纺织行业向低碳化、智能化方向转型。
“环保再生材料的轻量化,令面料具备了极致的体验感。一些导电纤维,充分考虑了秋冬北方干燥环境下的抗静电问题,这说明纺织企业正在越来越关注终端用户的痛点。”高梵研发技术总监王慧聪指出,本届参赛面料中,为了克服超轻薄材料容易撕裂的问题,一些产品加入了高分子量的聚乙烯,有效改善了产品强度。
时尚功能打造多元化面料风格
“超轻感的面料非常适合当下主力消费人群的生活方式,能够显著减轻生活中的累赘感。这类产品兼具功能品质与环保属性,能够大幅提升产品的实用性。”房莹服装设计(北京)有限公司艺术总监房莹指出,时装品牌的实用性与时尚度相结合,是目前消费市场的重点议题,本届参赛的环保面料在功能性上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本届面料大量采用天然蚕丝纤维等环保材质,并应用植物染工艺等绿色科技降低污染。面料兼具优异亲肤感、可塑性及易护理特性,精准匹配消费者对舒适性与品质的核心需求。”苏州牧人诗歌服饰有限公司设计总监韩琪指出,通过提升面料耐磨性与使用寿命,有效减少衣物丢弃率,这也是环保理念的一种体现。
“大健康的理念正在深入人心,由此催生了时尚运动美学的流行。”在《2026/27秋冬中国生态环保面料流行趋势解析》中,中国纺织信息中心流行趋势部主任李晓菲聚焦当下主流消费行为、主题时尚灵感与流行色彩,对重点面料趋势进行讲解。她指出,一批含有天然材质成分的混纺面料在保暖、抗菌、防水、抗起毛起球等方面的优异功能,使其在通勤、运动、户外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
“本届参赛的面料与商业市场具有广泛的连接性,特别是一些环保涤纶、中空涤纶材料具备凉感功能,有很强的产品可塑性。我们作为国内头部的女装品牌,很重视环保纤维与混纺面料构成的原料矩阵。”日播时尚集团设计研发部总监王星指出,具备多功能、多场景应用可能性的耐用产品,令消费者能够更长时间穿戴。
创新混纺拓宽环保面料应用场景
“绿色环保和功能应用性是密不可分的,面料创新需要以给消费者更好体验为前提,要提升舒适度、亲肤感等实穿性的同时融入环保属性。”轻功体育用品(武汉)有限公司产品设计总监郭霄宇表示,本届参赛面料在舒适度提升方面呈现出明显趋势,再生类、生物基材料也能给人更高品质感。
“我们公司主要开发功能性服饰,重视产品功能性的叠加。”HT&HD事业部副总经理贾丽萍表示,本次参评的产品在材料应用上非常丰富,纱线组织也具有较高的美观度与创新度。例如一款羊毛复合材料的表面肌理感非常美,又具备速干、亲肤优势,还有防水处理,实现了多重实用功能的累加。
“这次看到的纸纱创新产品特别吸引我,再生材料品种也比以前多。羊毛、真丝等天然材料通过混纺,运用到运动休闲领域的产品创新,以及生物基材料的混纺升级,都令人耳目一新。”江南大学教育部针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博导蒋高明表示,本届参赛面料的创新性有了极大提升,希望好材料能够通过合理组织结构、高效后整理工艺,应用到最佳场景中。
“原材料创新是本届参评面料的关键突破,多种再生化纤材料大幅提升了化纤品类的可持续性与循环能力。”衬衫老罗产品开发总监王俊辉分析道,参赛面料核心亮点集中于再生纤维与天然纤维的高效搭配,能够改善天然纤维面料易皱、易变形的缺陷,提升手感与耐用性,优化舒适性与可降解性。
“本届参赛面料很多都符合我们公司对环保和功能的需求。面料开发在材料的选择上,一定要站在消费者的维度,同时满足环保与视觉、触觉、性能、价格的需求。”波司登技术研发实验室总监张辉指出,通过“材料+工艺+技术”的融合,本次参赛企业做出了更加优质的绿色产品,实现了材料和应用场景的充分结合,设计理念不断精进。
“在今天的评审中,评委们不约而同提到了市场应用及纤维之间优势互补的重要性,本次参赛面料在材料应用的丰富度上也有了显著提升。”陈宝建在总结中指出,本届大赛中出现了通过收集二氧化碳进行纤维再造的前沿技术,应用这类国际领先技术制造的产品起初都是极为昂贵的,只有大批量产后,才能够形成有竞争优势的产品,为大众所使用。他表示,面料企业的首要目标是满足消费者的迫切需求。为此,大赛正逐步增加来自品牌方的评委比例,希望通过终端视角更清晰地为面料企业传达消费者的需求,实现前瞻性、差异化的产品创新开发。
本届大赛获奖名单将于9月在“FabricsChina”官方微信及媒体平台进行公布。获奖企业将受邀参加10月于盛泽举行的“2025第八届中国生态环保面料设计大赛颁奖典礼”以及明年3月在北京中国国际时装周上举行的“绸都盛泽风尚秀”。获奖产品还将在10月江苏(盛泽)纺织品博览会的“流行趋势发布区”进行展示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