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水上事故的安全细节

发布时间:2025-08-28 09:49  浏览量:5

在前文《乘船时发生意外,如何自救与逃生?》中,我们谈到了弃船逃生的若干注意事项。本文基于职业船员在实践中总结的经验,再为大家补充介绍一些实用的细节。

1.熟悉船只环境

在登船安顿好行李以后,一定要抽时间去熟悉一下船只的安全通道。了解自己的位置是在第几层的第几号房间,卫生间、餐厅在哪里,通往甲板的安全门怎么走,记住救生艇的位置,找到去往救生艇的最短路径。

在很多意外事故中,船只会整体断电,那么如何在一片漆黑中快速找到求生之路呢?个人唯一能倚仗的就是对船只的熟悉程度。

客船的体积通常都很大,走廊也比较曲折。有人夜晚出门上个厕所,就找不到自己的房间了,这并非罕见。显然,这样的熟悉程度是不足以面对意外事件的。

2.试穿救生衣

穿上救生衣跳海还有生还的可能,要是没穿救生衣跳海,即便会游泳,生存的概率会大幅降低。

一般来说,每个客房都会按照入住人数配齐相应的救生衣。仅仅知道救生衣放在哪里是不够的,务必要试穿一下。只有实践,才能真正掌握救生衣的穿着方法,我们才可能在意外发生时迅速穿上救生衣。

泡沫式救生衣

绝大多数客轮、邮轮、渡轮等商用船舶上配备的成人救生衣,都是可以重复使用的泡沫式救生衣,其浮力的来源是泡沫材料。通过试穿,我们可以提前发现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消除隐患。

充气式救生衣

还有一类是充气式救生衣,拉动手动充气拉绳,高压气瓶就会对其充气;通常这种救生衣还配有备用吹气管,以防自动充气失败。

对于这种“一次性”救生衣,除了拉绳这个步骤不要做,其他的试穿检查都要照常进行。尤其是重点检查气瓶舱外部的压力指示器,确保它在绿色状态,同时确认拉绳和吹气管完好。

结构越是简单的工具,往往可靠性越高。如果有两种救生衣同时可选,建议选泡沫式救生衣。毕竟,充气式救生衣需要额外的人工保养。

3.自备好工具

手电能救命,船员们都深知这个道理。所以,船员们平时都把手电筒放在枕头边上,一旦有紧急情况,先抓手电筒。

手电筒

一把防水手电,不仅可以帮助你在黑暗中寻找方向和路径,还可以释放求救信号。特别是在落水以后,不断挥舞发亮的手电筒,可以更快地让搜索直升机或搜救艇发现你。

其实,手电的应用范围并不仅限于水上,即使在陆地上或野外,它也能发挥大用处。出门旅行时,最好备一把微型防水手电,随身携带。

体育老师的口哨

另一个重要的工具是口哨。用法无需多言,其优点在于节省体力,以尖锐的声音引起他人注意。

口哨体积较小,所以我们建议您把它挂在钥匙串上,只要出门,永远不会落下。私以为,用一款漂亮实用的口哨取代传统钥匙吊坠,实用且有趣。

羽绒服

乘船出行,尽量带一件羽绒服吧。

正常情况下用于防寒保暖,特殊状况下,羽绒服就是“救生衣”。如果穿着羽绒服落水,衣服内的羽绒可以减慢体温散失的速度,即使没有穿救生衣,其强大的疏水特性也可以让人体在水面上保持漂浮。

4.救生艇配绳子

成功登上救生艇,并非就万事大吉了。在紧急情况中,争相上艇的人通常很多,有时甚至会超员。如果重心发生严重偏移或者遭遇大风浪,敞开式救生艇可能会发生倾覆翻扣。

救生艇一般是用高浮力材料制成的,即使底朝天也不会下沉;但人的处境就很危险了,落水后很可能溺亡或被海浪冲走。但如果登艇后,用绳子/绳状物把自己与救生艇连接在一起,即使翻船落水,再次爬上艇也会更容易。

登艇前如果没有准备绳子(3-4m),可以选择把衣服连接成绳,然后一头系在艇上,另一头捆住自己的腰。一旦跌落水中,不要乱喊乱叫,应该屏住气,不断地用力把绳索往身边拉,这样必定能靠近救生艇,进而爬上去。

如果运气不佳,恰好被倒扣在翻底的救生艇下面,也不要绝望,仍然是拉收绳子,到船舷边后,低头钻过艇舷,然后拉住舷板,就能浮出水面了。

6.人性的终极考验

在紧急情况下,我们必须对人性的阴暗面有足够的考量。在慌乱中,有些乘客逃出房间时没有穿着或携带救生衣,可能会抢夺他人的救生衣。所以,我们强烈建议你穿好救生衣再出房门,一件已经扣紧穿好的衣服,没那么容易被抢走。

我们再考虑一种更加恶劣的情况。某些乘客不听指挥,私自放下救生艇逃生而去,没有其他救生艇了,而你的救生衣也被抢走了,怎么办?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时间充足,切忌慌忙跳海,而是抓紧时间寻找救生物。比如甲板角落的活动木板,废弃的泡沫箱、空瓶、结实的塑料袋等。带着这些漂浮物跳海,能显著提高求生的概率。

《泰坦尼克号》剧照

落水后,如果身边还有其他家人/朋友,可以召集大家聚集在一起,紧密地围成一个圈,相互利用对方的体温,相互鼓励,强大的求生的欲望会助你一臂之力。

最后强调一点,不管多么渴,都不要去喝海水,否则身体的脱水会更严重。极限时刻,如果身边是你的爱人,尝试亲吻对方的嘴唇吧,在人体的自然本能下,你可能会分泌最后的唾液,延长对方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