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要开学了,我该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5-08-30 00:33 浏览量:3
上午我听到一首瓦依那和任素汐合唱的一首歌《大梦》,歌词很触动人心。
“我已经六岁,走在田野里,一个不小心,扑倒在水里,该怎么办?
弄脏了新衣,弄坏了玩具,爸爸会生气,妈妈会着急,该怎么办?
站在春风里,大声哭泣,该怎么办?
我已十二岁,没离开过家,要去上中学,离家有几十里,该怎么办?
若是生了病,若弄丢了钱,被人看不顺眼,我单薄的身体,该怎么办?
我的父亲,总沉默无语,该怎么办?……”
这首歌用最简单朴实却饱含深情向我们描述一个普通人从孩童到老去的心路历程,仿佛每一个音符都承载着岁月沉淀下来的智慧与体验。歌词几乎是朴实无华的白话。一首歌,浓缩了一个普通人的一生。伴随着吉他进入到歌曲的氛围,听歌者娓娓道来,讲述着他从6岁到12岁、18岁、23岁、28岁、38岁直到88岁,每一个年龄段的自己的境遇。随着年岁渐长,有了家庭,这种担忧便不仅限于对自己,还牵挂惦念着家人。那一声声“怎么办”的发问,如同空谷回响,却终究无法寻得确切的答案。
人生中每个阶段都会有每个阶段的矛盾和烦恼,这真的是毋庸置疑。
记得我小时候,巷子口初三大娘家开小卖铺,那时我不过才五六岁,给娘要一两毛钱,一路小跑着去买花生糖。每次去小卖铺买吃的都会无比兴奋,可是钱包总是很干瘪,自己没有钱该怎么办呢?那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赶紧长大能够自己赚钱,可以买各种各样好吃的。而今,小卖铺的三大娘已经90岁了,每当我儿子去买零食,她还是会多送一些,而我却早已失去了当初买零食的那份欣喜了。
后来,去了邻村上小学,八九岁的年纪就要自己骑车去上学。那时候,最痛苦的就是上早读,冬天的夜又冷又漫长,早上在温暖的被窝里真的不想不起床。那时候根本就没有暖气空调等取暖设备,每次起床时候,我们都得把棉衣棉裤放到被窝里暖一会儿,才能穿上。光溜溜的大腿儿从被窝里抽出来的那一刻,一股寒战打来,我们不禁冻得龇牙咧嘴。快速地从被窝里抽出棉裤,一股脑儿地蹬进去。我和哥哥穿戴得像个北极熊一样,老旧的自行车骑在崎岖不平的土路上,天色尚不亮,清冷的夜色如水,朦胧的月光偷偷窥探着乡村的一切。“嘎吱嘎吱”伴随着蹬自行车的响声还有小伙伴们的欢笑声,一群皮猴子奔赴学校。天寒地冷没有羽绒服御寒该怎么办?那时候,最大的愿望应该就是不用早起受冻,躺在温暖的被窝里面多睡一会儿。如今,衣柜里衣物堆积如山,那些购买了两三年的羽绒服,只因款式不再新潮,便面临被遗弃的命运。我好想穿越回二十多年前的那个冬天,送给当时的自己一件羽绒服,蹲下来抱抱当时那个瘦小的自己,对她说:“没关系,你总会长大,该来的一切都会来的。”
再往后,我踏上了漫长的求学之旅,异乡漂泊,历经孤独、寂寞,成绩起起伏伏,经济拮据,情绪亦如海浪般翻腾……年少的我显得尤为脆弱,在那个以学业为重的年纪,成绩似乎成了衡量自我价值的唯一标尺。那时候,外貌普通、家庭普通、成绩普通……各方面都太普通。迷茫的不知道未来的路能走到哪里,甚至也曾有过中途辍学的想法,不知道该向谁诉说向谁求助,该怎么办呢?只能咬牙坚持再坚持,像个在荒漠中无助的小孩子只能倔强地往前走啊走。如今回看,感谢当初坚持的自己,不然中断的人生无法重新来过。
工作后,经济上终于独立了,可以不用再给家里要钱。新的烦恼接踵而至——房贷、车贷、结婚生子,上不完的课、开不完的会、写不完的教案、做不完的课题……工作上总有苦恼的时候,面对这不听话的孩子和学生,我该怎么办?面对年龄渐增身体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我该怎么办?面对父母日渐增多的白发,我心生忧虑,该怎么办?
随着年龄增多,烦恼好像变得更多,考虑的事情更多,承担的责任更重,想要的自然也就更多。人生呵,到底该怎么办?
回首看童年时的烦恼、少年时的困惑、青年时候的压力,好想都不是问题,然而在当初那个稚嫩的年龄里,一丁点的小事仿佛犹如千钧重般,压在稚嫩的肩头上,不知道该怎么办。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处彷徨迷茫,不知道该走向哪里。
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伴随着独特的忧虑与憧憬。正如歌词所问,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和未知,我们似乎总是在寻求答案,却又常常得不到明确的回应。但也许,这正是生活的魅力所在——它充满了未知与变数,让我们在探索与成长中,不断发现新的自我,体验不同的人生阶段。
小时候,我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与向往,总想着快点长大,去实现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而长大后,我们却又开始怀念那段无忧无虑、纯真美好的童年时光。生活,总是在这样的矛盾与纠结中,不断前行。
所以,当再次面对生活的挑战时,不妨想想这首歌带给我们的启示。勇敢地面对每一个“怎么办”,用行动去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因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生活总会继续,而我们,也将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成长与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