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衣服时,吊牌上没有这行字,再便宜也不要买,赶紧叮嘱家人!
发布时间:2025-09-01 22:17 浏览量:7
大家好,我是柚子姐。我们这边的天气已经开始慢慢变凉,学生们也陆续开学,很多人都趁着这个时候给自己或孩子添置新衣服。有人开玩笑说:“去年的衣服已经配不上今年的气质了。
很多人买衣服时,习惯凭感觉或者听销售员的一句话就下单,其实这样风险很大。真正会买衣服的人,都会先看吊牌。吊牌上的信息,就像衣服的“身份证”。
特别有一行字,如果吊牌上没有,那不管衣服多便宜、多漂亮,都一定不要买。为了家人健康,你一定要留个心眼。
一,安全类别
我们平时买的衣服,吊牌上通常都会写着“安全类别”几个字,后面跟着“GB+数字”这样的标识。比如“GB18401-2010”,这就是国家对纺织品安全制定的强制标准。
没有这个标识,衣服的来源和安全性就存疑,很可能是假货、次品,甚至是三无产品。这样的衣服,穿在身上可能会掉色、刺激皮肤,严重的还可能影响健康。
二,安全技术类别
A类(婴幼儿用品级):A类是标准里要求最高的级别,适用于婴幼儿穿着的衣物。婴幼儿皮肤娇嫩、免疫力弱,对化学残留、甲醛、染料等物质的耐受性极低。如果家里有孩子,一定要买A类的衣服。
很多宝妈宝爸为了图便宜,给孩子买“好看便宜”的衣服,却忽略了安全等级。结果孩子穿了没几天,皮肤起红疹、瘙痒,甚至过敏。
B类(可直接接触皮肤级):这是我们大多数成年人平时需要的等级。比如T恤、衬衫、睡衣等,都是直接贴身穿的,就要选择B类。它对甲醛含量、色牢度等指标都有严格要求,保障穿着的舒适与安全。
有些人买衣服只看面料手感,结果买到的是C类衣物贴身穿,时间久了可能出现皮肤瘙痒或者呼吸不适。
C类(非直接接触皮肤级):C类标准最低,适合外套、大衣、羽绒服、窗帘等不直接贴身的衣物。比如一件羽绒服,我们一般会穿毛衣或打底衫在里面,它不会直接接触皮肤,可以选择C类。
三,等级划分
优等品:外观、做工、细节要求最严格,比如针脚必须均匀,没有明显瑕疵。通常出现在大品牌、价格较高的衣物中。
一等品:质量也不错,符合日常需求,做工稍有小瑕疵也在允许范围内。
合格品:这是最低标准,只要不影响穿就算达标,可能在面料手感、耐穿性上都不太好。
很多人误以为只有买优等品才算安全,其实不是。等级只是衡量衣服工艺和外观的标准,而不是安全性。只要安全类别达标,即便是“合格品”,也能放心穿。但要注意,如果衣服连等级都没标,那大概率不是正规渠道的产品。
四,面料成分
很多人买衣服时,喜欢听售货员怎么介绍,“这个棉含量特别高,穿着透气”,“这个是全羊毛的,冬天穿暖和”。但说到底,嘴巴说的不算,吊牌上标的才是真的。
国家规定,衣服吊牌必须明确标注面料成分,比如100%棉、95%棉+5%氨纶、80%聚酯纤维+20%羊毛等等。所以,买衣服别光听介绍,要自己对照成分表,看看衣服的主要面料是什么,才能避免被骗。
非常感谢的大家的阅读!如果今天的文章你喜欢的话,那就点一个赞,分享给您身边的朋友或家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