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900块买件羽绒服,反被骂小偷?店员狂轰20通电话,逼认偷衣!

发布时间:2025-09-04 20:45  浏览量:4

购物本来就是一件开心的事儿,结果自己真金白银掏了钱,还没来得及开心,反倒被店员追着扣“小偷”的帽子。搁谁谁不恼火?

事情的起因很平常,就是俩姑娘想趁反季囤货省点钱。想着冬天买羽绒服会贵不少,便走进一家知名连锁服装店。

试了几件后,其中一位姑娘看中一件,付了近900元,店员打包好,俩人拎着袋子美滋滋离开,心里还盘算着“这波血赚。

可这份开心连5分钟都没撑住,手机就开始“嗡嗡”震。起初俩人以为是落下东西,接起电话才知,店员声称说“您买的衣服能积积分抵现金,必须回店办理”。

但俩人早约好去别处, 往返太浪费时间,便商量:“能不能发积分二维码,我们线上弄?”不料店员一口回绝,称“只能到店办,线上不行”。

俩人只好说“积分我们不用了”,本以为这事翻篇,没想到接下来半小时成了“噩梦”——购物时留的手机号响个不停,连没给过店员的私人手机号也被拿到。

其中一位姑娘说:“一开始还接了两次,都是催回店办积分,后来烦得不行就拒接了。”

直到后来通电话,姑娘压着火接起想说明“真没时间”,可店员也不绕圈了,直接开口问两姑娘:“我问你,刚才是不是把店里的白色羽绒服顺走了?我们有监控,都拍下来了!”

俩人当场愣住——手里拎的明明是刚买的黄色羽绒服,哪来的白色?姑娘强压脾气问:“你说的白色羽绒服是哪件?我们没拿啊。”

可店员支支吾吾,只说“你们刚才试穿过,现在找不到了”。合着店员连具体衣服、监控内容都没说清,就凭“试穿过”三个字,把“小偷”帽子扣到她们头上?

姑娘彻底火了:“你要是觉得我们偷了,就直接报警,别打电话骚扰!”

可店员没意识到错,还假惺惺问:“真没商量余地了吗?”俩人这才明白,店员根本不是“核对”,就是笃定她们偷了,想靠电话轰炸逼她们“认错”。

自己花了钱没做错事,反倒被平白污蔑成小偷,连私人电话都遭骚扰,俩人越想越气,直接找商场投诉,要求门店给说法。

商场管理员说会协调,让店长当面道歉,俩人想着“态度诚恳就作罢”,便折回店里。

可到店后,只有之前打电话的店员在,店长始终不肯露面。店员只好拨通店长电话,更寒心的是,店长在电话里先甩锅:“衣服找到了,是新员工第一天上班搞错了”。

一句话把责任推给“新员工”;等姑娘说“被污蔑成小偷,心里不舒服”,店长竟还带着笑意说:“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别往心里去。”

俩人彻底失望——花900元买衣服,换来“小偷”污蔑、私人电话骚扰,连句正经道歉都没有,一句“不算大事”就想打发人?这换谁能忍!

这事表面是“店员搞错、店长敷衍”,往深了想,根本是这家门店不把消费者当回事,管理全是漏洞。店员若真怀疑衣服丢了,好好沟通不行吗?说一句“麻烦您核对下,是不是打包时不小心装错了”?

大多数人都会配合检查,何必要用“领积分”当借口骗回去,还搞电话轰炸?这明摆着不尊重人。

对此,网友也纷纷出主意, 教怎么来进行维权。

再说那店长,出问题躲着不露面,甩锅给“新员工”,还用“不算大事”敷衍消费者——他怕是忘了,现在消费者买衣服,不光买衣服本身,更看重的是服务和尊重。店家这种漫不经心的态度,看似轻描淡写,实则是踩消费者尊严,也磨掉品牌口碑。咱们花钱买东西,还要受委屈,分明是没把消费者当回事儿!你今儿这么糊弄人,人家下次还敢来吗?

网友也纷纷晒出了自己如过相似的经历。这些看似是小事,其实都在慢慢消耗我们对商家的信任。

消费者要的从不是补偿,而是被尊重的态度。

对此,你怎么看?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