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ESG观察》(第六期):政策与产业协同共进,全球可持续治理深化
发布时间:2025-09-15 20:32 浏览量:4
可持续发展非一日之功,ESG实践需久久为功。
在全球能源转型迈向深水区、人工智能技术加速重构产业格局的当下,“人工智能+能源”正以系统协同之力重塑高质量发展新范式。从政策顶层设计到资本市场信披革新,从海洋生态守护到钙钛矿技术突破,从产业发展到企业公益生态化协同——中国正以多维度、跨层次的创新实践,回应能源安全、科技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的时代命题。
一、国内动态
1.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提出能源领域人工智能发展的分阶段目标:到2027年,着眼于打牢基础、树好标杆、健全体系。聚焦能源领域智能化水平不均衡、共性技术支撑不足、规模化应用尚未形成,重点推动“五十百”工程,即推动五个以上专业大模型在电网、发电、煤炭、油气等行业深度应用,挖掘十个以上可复制、易推广、有竞争力的重点示范项目,探索百个典型应用场景赋能路径,制定完善百项技术标准,培育一批行业级研发创新平台,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能源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发展模式。
到2030年,聚焦自主可控、深度赋能、国际领先,在前期技术积累和场景验证的基础上,着力推动能源领域人工智能专用技术实现体系化突破与规模化落地。这一阶段更注重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与深度融合应用,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增强能源系统的安全性、绿色化和效率,支撑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2.沪深北交易所对修订后的《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公开征求意见
9月5日,在中国证监会指导下,沪深北交易所对修订后的《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下称《指南》)公开征求意见。此前,沪深北证券交易所发布的编制指南,包括首批“总体要求与披露框架”“应对气候变化”两个具体指南。本次修订主要聚焦环境议题,新增“污染物排放”“能源利用”“水资源利用”三个具体指南,进一步加强上市公司在环境保护、资源利用领域的实践能力,助力构建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市场生态。
上述新增指南还细化了《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要求,明确具体信息披露要点,包括污染物排放信息、减排信息、能源总消耗量、总耗水量等具体信息披露要求。
3.《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生态状况报告》显示大湾区海洋生态状况总体稳中向好
《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生态状况报告》在9月8日由自然资源部南海局联合广东省自然资源厅、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渔农自然护理署、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环境保护署、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环境保护局、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海事及水务局、深圳市海洋发展局等部门共同发布。报告全面展示了粤港澳三地携手保护大湾区海洋生态的阶段性成果。
报告显示,大湾区海洋生态状况总体稳中向好,珊瑚礁和红树林生态系统状况以优良为主、河口和海湾生态系统基本稳定,中华白海豚和海龟等海洋珍稀生物得到了有效保护。
4.重庆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芯片产业联盟正式成立
9月1日下午,重庆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芯片产业联盟成立大会举行。联盟选举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联盟理事长单位,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为副理事长单位。据悉,这是重庆市首个汽车芯片行业组织,集聚了整车企业、汽车零部件企业、汽车芯片企业、金融机构、高校和科研院所等66家成员单位。
5.第五届国企社会价值论坛发布多份ESG报告
论坛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ESG行动报告(2025)》、《粤港澳大湾区国有企业社会价值蓝皮书(2025)》和《粤港澳大湾区国有企业控股上市公司ESG蓝皮书(2025)》。华润电力、腾讯控股、华润置地等50家上市公司入选“中国ESG上市公司大湾区先锋50(2025)”。
二、国际动态
1.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期间通过《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相关部门关于加强可持续发展领域投资合作的声明》
近日,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成功举行。峰会期间,通过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相关部门关于加强可持续发展领域投资合作的声明》。声明是落实“上合组织可持续发展年”的具体举措,充分体现了成员国开展可持续投资合作的积极意愿。
声明强调,上合组织在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成员国愿继续完善上合组织协作机制,发展低碳技术、利用可再生能源以应对气候变化影响,在可持续投资领域扩大务实合作,深入交流改善营商环境的经验和最佳实践,确保区域产业链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同时,成员国认识到推动投资和贸易便利化对促进可持续投资市场发展的重要作用,愿坚持开放、透明、公平、包容、公正和以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
2.潘基文: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全球落实严重滞后
9月10日,第二届国际民间社会共同落实全球发展倡议交流大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开幕。作为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的主要推动者,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现场出席并致辞。潘基文表示,十年前,世界各国领导人在联合国通过以和平、繁荣、伙伴关系为核心的宏伟蓝图——《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然而时至今日,全球落实进程已过半却严重滞后,仅17%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如期实现。世界经济复苏脆弱,不平等现象加剧,地缘政治分歧日益扩大。这些挑战不属于某个国家或地区,而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课题。我们必须重振可持续发展承诺,必须携手同心应对挑战。
“可喜的是,中国始终是全球可持续发展事业的坚定倡导者和重要贡献者,已有126项可持续发展指标提前达标,进展幅度位居世界前列。”潘基文指出。
3.专家呼吁可持续贸易与气候治理协同共进
联合国气候变化事务前助理秘书长雅诺什·帕兹托在2025鼓浪屿论坛表示,贸易与气候变化高度耦合,可持续贸易与气候治理须协同共进。中国作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和绿色创新的全球领导者,在此方面能够发挥重要的桥梁作用。
三、企业实践与创新
1. 中国石油首座钙钛矿光伏示范电站投运
近日,中石油深圳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在青海油田仙东8井建成的钙钛矿组件光伏示范电站正式投入使用,装机容量峰值达101.8千瓦。
该电站位于平均海拔2800米的柴达木盆地南八仙地区,采用中石油深圳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钙钛矿组件和自主研发的昆鹏变流器,构建了高原离网光储柴系统,实现绿电直供抽油负荷,形成井场生产多能互补智能调控模式。在高原极端天气情况下,电站年均发电量预计达18.1万千瓦时,年均可减少柴油消耗36吨、二氧化碳排放113吨,使该井全年生产用绿电占比超过95%。
2.波司登获Wind ESG评级AAA
9月8日,万得(Wind)公布最新ESG评级结果,波司登(3998.HK)以ESG综合得分9.24的领先表现荣获最高的AAA评级,成为当前A股与港股上市企业中“服装、服饰与奢侈品”行业唯一获得该评级的企业。
波司登继在COP29期间发布ESG战略及碳目标后,在2024/25财年进一步细化“一个平台、六个议题、十三个专项”的ESG建设路径。同时,将高管薪酬与气候绩效挂钩机制,由董事局主席直接负责ESG目标落地。
3.腾讯公益:企业公益已成为中国慈善事业的重要力量,正从单点捐赠走向生态协同
腾讯集团高级副总裁、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理事长郭凯天在首届企业公益生态发展大会表示,企业公益已成为中国慈善事业的重要力量,正从单点捐赠走向生态协同,腾讯联合多家企业发起可持续社会价值生态圈建设,推动公益协同创新,实现公益资源的协同与放大。他还表示,数字化与人才是公益生态的两大支柱,社区公益将成为落地重点。腾讯期待与更多伙伴携手,以“科技+商业”向善驱动,助力中国公益慈善事业的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
4.北京大学碳中和研究院气候未来全球创新实验室发布《气候行动与性别平等协同中国案例》
近日,北京大学碳中和研究院气候未来全球创新实验室 (C Force)在“气候行动中的性别包容”主题研讨会期间发布报告《气候行动与性别平等协同中国案例》。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母亲幸福光伏电站”项目、友成基金会“香橙妈妈”乡村女性绿色赋能启航计划项目、三江源生态保护协会“女性环保人”项目入选案例。
友成基金会“香橙妈妈”乡村女性绿色赋能启航计划
5.毕马威中国在2025服贸会分享银行业ESG发展新趋势
毕马威中国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ESG专场上,聚焦银行业及ESG发展新趋势,基于“全球银行业可持续披露观察”,解析“强制披露下,范围三与情景分析的挑战和迫切性”,并邀请专业ESG评级机构MSCI就“ESG和财务实质性及融资成本的关联性”分析进行分享,助力企业把握监管动态,将合规要求转为竞争优势,引领绿色金融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