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投资了西贝?分众传媒83亿收购,牵出背后34个合伙企业
发布时间:2025-09-19 23:35 浏览量:1
一碗莜面,能撬动多大的资本江湖?
当贾国龙和罗永浩为预制菜吵得不可开交时,一个更劲爆的消息悄然浮出水面——分众传媒的江南春,即将通过一笔83亿的收购案,成为西贝的间接股东。
这事儿说起来有点绕。今年8月6日,分众传媒宣布全资收购新潮传媒,而新潮传媒恰好持有西贝1%的股份。虽然只是1%,但足以让人嗅到不寻常的味道。
翻开西贝的股权结构,简直像进了迷宫。
表面上看,西贝有10个股东,贾国龙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控制超过80%的股权。但真正有意思的是那个叫“人生喜悦”的公司——它持有西贝10.02%的股份,背后却藏着34个有限合伙企业。
这34个合伙企业的名字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觉察周遭”“慷慨待人”“永不言弃”“一顿好饭”……听起来像是贾国龙的人生感悟集锦。
一位财税专家直言:“这种复杂的架构,要么是为了员工激励,要么就是在为上市做准备。”
60后的贾国龙,大二就退学创业,20多岁成了万元户。从内蒙古一个小地方杀出来,靠着羊肉和莜面在北京站稳脚跟。
他的终极梦想是什么?上市。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西贝的股权结构如此复杂。34个员工持股平台,预留的股权池,外部投资人的引入……每一步都在为IPO铺路。
北京千城和北京万店两个合伙企业,目前还在贾国龙手里,明显是为未来的投资人预留的。名字取得也有意思——千城万店,这野心不小啊。
说白了,贾国龙把自己的生意经都写进了公司架构里。每个合伙企业背后,可能都站着一批核心员工。6.75亿的出资额,分散在34个平台里,既能激励员工,又不会稀释控制权。
高明吗?相当高明。
除了贾国龙自己人,西贝还引入了三家外部投资机构。
最有意思的是北京静衡,它的实控人刘勇燕本身就是西贝的董事。这位1976年出生的女强人,曾经是中邮创业基金的基金经理,2013年创立北京静衡后,摇身一变成了西贝的投资人兼董事。
从基金经理到餐饮董事,这个跨界有点大。但仔细想想,谁说搞金融的就不能卖莜面?
青岛静衡的背景更有意思。实控人谢卫山是君智咨询的董事长,手下的客户包括飞鹤、波司登、雅迪这些大牌。一个给大企业做战略咨询的人,为什么要投资西贝?
答案可能藏在西贝的扩张野心里。
今年1月21日,新潮传媒成为西贝的新晋股东,持股1%。
别小看这1%。新潮传媒的股东名单里,赫然出现了京东和百度的身影。创始人张继学,在电梯广告领域跟江南春的分众传媒打了多年擂台。
现在,分众要花83亿把新潮收入囊中。这意味着什么?
江南春不仅要统一电梯广告江湖,还要顺带成为西贝的间接股东。
一个做广告的,一个卖莜面的,看似八竿子打不着,但在资本的世界里,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西贝的故事,其实是整个餐饮行业资本化的缩影。
当海底捞市值一度突破4000亿港元时,每个餐饮老板都在做着上市梦。但餐饮是个苦生意,标准化难、人力成本高、食品安全风险大。
贾国龙的解法是什么?引入专业投资人,搭建复杂但灵活的股权架构,把员工利益和公司发展绑定。
从基金经理到咨询大佬,从传媒巨头到互联网巨头的影子,西贝的投资人名单像是半个商界的缩影。
这背后的逻辑很简单:餐饮需要资本,资本需要故事。西贝有故事吗?当然有。一个从内蒙古走出来的莜面品牌,全国几百家门店,还有个爱折腾预制菜的创始人。
回到开头的问题:江南春为什么会成为西贝的间接股东?
表面上看,这只是分众收购新潮的附带结果。但深想一层,这可能是餐饮行业和传媒行业深度融合的信号。
分众掌握着中国最大的电梯广告网络,西贝需要持续的品牌曝光。当广告商成为股东,营销成本会不会变成“左手倒右手”的游戏?
更有意思的是,如果西贝真的上市了,江南春这1%的间接持股,价值几何?
一碗莜面的生意,已经不再简单。
从贾国龙精心设计的34个合伙企业,到引入的各路资本大佬,再到即将完成的83亿收购案,西贝的资本故事越来越精彩。
下次你走进西贝莜面村,点一份羊肉串和莜面鱼鱼时,别忘了——你消费的不只是一顿饭,还是一个庞大资本帝国的一部分。
而这个帝国的掌舵人贾国龙,正在用他的方式,把一个地方小吃品牌,打造成资本市场的新宠。至于能不能成功上市,就像他跟罗永浩争论预制菜一样——
时间会给出答案。
- 上一篇:暴涨超61%!本周最牛股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