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举认亲后续:送33个红包和一大套成都的房子,网友:祝福

发布时间:2025-09-21 11:24  浏览量:1

刷到王晓举认亲送房,我先哭后懵:评论区吵得比电视剧还热闹

前几天刷短视频,刷到王晓举认亲的片段,一开始我眼泪哗哗的——他从包里掏成都房钥匙,又摆33个红包,说“卡里永远有妈养老钱”,说实话,我当时心想“这也太给力了吧!33年的亏欠,总算用行动补回来了”。结果往下翻评论,我晕,直接看懵了!有人说“这才是真孝子,比那些只动嘴的强多了”,可立马有人怼“对他来说一套房不算啥,搞这么大阵仗,是不是想立人设后面带货?”

我想起之前看的一个寻亲视频,那大哥找到妈就送了件羽绒服,对比下来王晓举这操作确实“阔气”,但网友说“私下给不行吗?非得在镜头前演”,我又有点犹豫了——本来想替他说话,觉得“仪式感也是心意啊,33个红包像把每年的遗憾都包进去了似的”,但后来看有人算“他千万身家,成都一套房顶多算九牛一毛”,又有点困惑:真心报恩,真的需要这么多“观众”吗?你们说,要是咱们自己找着妈,会特意在认亲仪式上摆这么多礼物吗?

19岁妈丢娃这事,我想起我姑当年的难:穷真能当借口吗?

说到王晓举妈当年19岁丢娃,我一下想起我姑——我姑当年20岁生我表哥,姑父在外打工,她一个人带娃还要种庄稼,一天挣2块钱都难。有次她要去镇上卖菜,想把表哥放隔壁王婶家,王婶说“你这娃才俩月,我怕看不好”,我姑最后咬咬牙,把表哥用背带绑在身上,菜筐挂在车把上,结果路上表哥哭,菜洒了一半,她蹲在路边跟表哥一起哭。

本来我特能理解王晓举妈的难,觉得“当年穷得饭都吃不上,找个人看娃也是没办法”,但后来看网友说“再穷也不能把刚满月的娃给陌生人啊!这不是监护失职吗?”,我又有点动摇了。还有人说“王晓举现在有钱才说不怪,要是他过得不好,还能这么大方?”,这话虽然有点扎心,但好像也不是没道理。有人说“人在难处的时候,选择都是不得已的”,我觉得这话在理,毕竟谁也不想丢自己的娃,可“不得已”就能完全抵消失误吗?我到现在都没想明白。

最郁闷的点来了:养父母全程隐身,十年千万身家靠谱吗?

看完整件事,最让我郁闷的是——王晓举被河南养父母养到成年,结果认亲全程没提一句养父母,连姓名都没提!不是吧?养了几十年,就算不如生母亲,至少说句“感谢养父母把我养大”也行啊?我之前邻居家孩子是抱养的,找到亲生父母后,每年都两边跑,过年先陪养父母,再去看生母,人家常说“两边都是妈,不能偏”。

还有他“十年白手起家到千万”,我和我小伙伴都惊呆了!我哥开装修公司,十年才攒了几十万,网友算“要是10万启动,每年得涨50%以上”,这速度也太快了吧?有人说“可能遇到风口了,比如前几年做建材或者电商”,但也有人说“胡扯!普通风口哪能这么赚?说不定养父母给了启动资金”。说实话,我倒不怀疑他有钱,就是觉得“白手起家”这四个字,要是少了养父母的支持,是不是有点不完整?毕竟从婴儿养到能创业,这期间的投入,可比启动资金多得多啊。

33岁被妈喂汤圆,我妈得拍我后脑勺:这是温情还是演的?

认亲最后喂汤圆那段,我看的时候有点尴尬——王晓举33岁了,张嘴让妈喂汤圆,还说“特别甜”。我要是这样,我妈得拍我后脑勺说“多大了还装嫩?自己没手啊?”,你们说是不是?有人觉得“33年没被妈喂过,这是补当年的遗憾”,我倒能理解这份心意,但镜头特意给近景,拍他妈手和他嘴,看着有点激动!

看这类故事,别被眼泪带跑

其实我一开始刷到这视频,哭完就想转发,后来看了评论才冷静下来。现在想想,不管是王晓举送房,还是他妈喂汤圆,咱们看的时候别一下子就被情绪带跑——比如多想想“有没有谁被忽略了?”(比如养父母),“有没有太刻意的地方?”(比如镜头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