佑美半年赚1200万,淘宝出海有多香?

发布时间:2025-09-24 18:24  浏览量:3

浙江金华佑美运动的工厂最近忙疯了,离双11还有俩月,机器转得嗡嗡响,一批批带防滑纹路专利的瑜伽垫刚下线,一部分留着备战国内双11,另一部分已经打包好,等着发往海外。这家做了快20年体育用品的厂子,半年前才试着靠淘宝出海,结果一下子就拿下1200万GMV,现在CEO潘荣望提起双11海外市场,眼睛都亮

说实话,以前商家想出海,路子窄得很,要么靠代理商做传统贸易,砸钱铺线下渠道,最后赚的钱还不够覆盖成本;要么自己折腾独立站,物流、清关、售后全得自己扛,中小商家根本扛不住。淘宝这“一键卖全球”的玩法,算是把路子走通了,商家只要在自己existing的淘宝或天猫店签个“出海增长计划”,店铺就能自动同步到海外站点,不用额外开店,也不用学新规则,运营成本几乎为零。

佑美就是靠这招打开海外市场的,本来想接着靠传统贸易卖大型运动器械,后来发现淘宝出海能直接触达终端消费者,还不用管退货,平台全兜底。现在他们不光卖瑜伽垫,跑步机也成了海外热门款。阿里去年Q2财报里提过,淘宝出海签约商家超120万,GMV增速比行业平均快3倍,这数据放以前想都不敢想。今年双11更狠,淘宝直接砸10亿营销补贴,还在20个国家同步启动,支持5种语言,等于把双11这个中国消费IP,直接推到全球消费者面前。

当然,这模式也不是没挑儿,比如对特别依赖本地化体验的品类,可能还需要商家多花点心思,但比起以前“重新开店、重新攒流量”的折腾,已经算躺赢了。对中小商家来说,能复用现有的店铺资源,试错成本降到最低,这才是最实在的。

佑美算走对了路,但不是所有商家都这么幸运,现在想出海,坑比以前多太多了。大厨是做桌面厨电的,才成立4年,早想把自家油烟机卖到海外,可一琢磨就犯怵:海外仓储找谁?物流怎么对接?售后出问题了怎么处理?本来想咬牙建个海外仓,后来一算成本,光租金和人工就够喝一壶的,还不知道能不能回本,无奈之下只能搁置。

老实讲,现在出海门槛真高了,全球监管越来越严,合规要求一大堆,稍微不注意就踩雷;传统B2B模式的物流成本,海关总署说去年1-8月就超25%,中小商家本来利润就薄,根本扛不住。还有些平台搞全托管,商家是省心了,可定价、选品都由平台说了算,连最终消费者都接触不到,最后成了给平台打工的,利润被压得死死的,这哪是出海,简直是“卖身”。

波司登以前也踩过类似的坑,后来换了淘宝出海,情况才好转。现在他们在澳大利亚的GMV占比,今年5月以后都超美国了,客单价还比国内高30%。说白了,商家要的不是又一个“重投入”的平台,而是能帮他们“少花钱、多办事”的路数,淘宝刚好踩中了这个痛点。

淘宝出海不是只做一锤子买卖,现在已经形成了个有意思的循环:超100万商家、1万多个行业类目、4亿多包邮商品,商品越全,吸引的海外用户越多;用户多了,商家销量上去,又会有更多商家加入。这就像个飞轮,转起来就停不下来。

佑美现在也想借这个飞轮再往前一步,打算投2000万搞产品创新,从以前的价格战转向技术战,目标是做“中国版迪卡侬”。说实话,这思路才对,光靠低价走量,迟早会被卷死,有技术、有品牌,才能在海外市场站住脚。波司登也是,靠着淘宝出海的流量红利,把羽绒服卖到了南半球,还打开了新市场。

今年双11,淘宝还针对大服饰、3C数码这些重点行业搞了专项扶持,以后还会全年推百场品类活动,发行业券、给商品贴专属标签。如此看来,淘宝出海不只是帮商家多卖几单货,而是给中国商家装了个“全球接口”,把中国供应链的优势,变成了商家的全球竞争力。

现在国内电商内卷太厉害,增长慢了,出海成了必然选择。但选对路径太重要,淘宝这个“轻资产”模式,让不同体量、不同行业的商家,都能找到自己的出海节奏,不用从零开始,不用承担高风险,只要点击“同意”,就能触达全球市场。未来要是再加上精准选品、海外社交媒体推广这些服务,中国商家在全球市场的空间,怕是还能再涨一大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