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体系政产学研企联动探路,助推龙江鹅产业再启新篇

发布时间:2025-10-14 17:14  浏览量:2

10月9日至11日,鹅体系肇源县综合技术示范园负责人吴化成带队,陪同江苏益客食品集团、益赛体育科技、山东信得科技等企业高管及黑龙江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专家组成的考察团,先后深入依安、肇源、哈尔滨双城等地的龙头企业与产业基地开展调研。此次跨区域、多维度的考察行动,通过精准对接产业资源、深化技术交流合作,为黑龙江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彰显了肇源县综合技术示范园在全省鹅产业升级中的枢纽作用。

锚定标杆找路径 全链考察探实情

考察团首站直击“中国白鹅之乡”依安,于10月9日深入三兴镇柳桥集团产业园。作为投资8亿元打造的超大规模鹅产业一体化项目,该园区年屠宰加工能力达1200万只,即将投产的鹅绒分选车间可年处理4000多吨鹅毛及近500吨高端鹅绒。在实地察看养殖基地、屠宰生产线及羽绒加工筹备情况后,益客集团董事长田立余对“龙头企业 + 合作社 + 科技小院” 的发展模式表示认可:“柳桥的全链布局与依安500万只的养殖规模,印证了龙江鹅产业的资源禀赋与发展潜力。”

10月10日,考察团转战肇源核心产业区,开启“生态+养殖+加工”专项调研。上午在龙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考察团详细了解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体系,其构建的“粪污处理-沼气利用-有机肥还田”闭环模式,为解决养殖污染难题提供了实践样本。随后在龙农仔鹅养殖有限公司,“中草药种植+大鹅养殖”的种养结合场景令人瞩目,这种模式既提升了鹅群免疫力,又实现了草地生态循环。当日下午,考察团走进黑龙江鹅香久食品有限公司,作为 “肇源白鹅”国家地理标志与“黑土优品” 授权企业,其熟食加工产线与全国连锁门店布局,展现了龙江鹅产品附加值提升的可行路径。

10月11日,考察团在哈尔滨双城聚焦“种源+加工”关键环节,先后与裕昌集团、兴润食品集团及农丰种鹅场开展座谈。围绕种鹅繁育、产品研发、市场拓展等议题,山东信得科技水禽事业部总经理郑宝丰分享了动保技术创新经验,禽高创咨询总经理许毅提出产业链数字化升级方案,省农科院陈赫书副研究员则针对籽鹅品种改良给出专业建议,现场形成多项合作共识。

示范园搭台赋能 多维贡献铸根基

此次考察的组织者肇源县综合技术示范园,多年来始终以产业升级为己任,为黑龙江鹅产业发展作出多维度突出贡献。

在政策落地转化方面,示范园深度对接《黑龙江省促进鹅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鹅十条》),协助辖区企业争取种鹅场补助、贷款贴息等政策支持,推动鹅香久等企业完成加工产线升级。

在技术创新引领上,示范园联合八一农大、省农科院等科研力量,在种源繁育等领域突破关键技术。助力肇源建成祖代籽鹅育种场及父母代、商品代种鹅场,推动大庆市商品鹅年出栏量突破 400万只。同时,示范园搭建的“政产学研企”对接平台,已成功促成多项技术转化。

在产业链协同升级层面,示范园牵头构建 “孵化场 + 农户”“龙头 + 基地” 合作网络,规划百万只养殖园区,年屠宰加工能力达 1000 万只,并推动企业与波司登等行业领军者达成战略合作。此次组织跨区域考察,更是示范园发挥资源整合优势的生动实践,为省外企业与龙江产业搭建桥梁,助力完善从种鹅繁育到精深加工的全链条体系。

多方携手谋发展 龙江鹅业启新程

考察座谈会上,吴化成表示:“示范园将以此次考察为契机,推动形成‘技术研发在院所、成果转化在园区、产业应用在基地’的协同机制。” 省农科院冯艳忠研究员强调:“科研力量将精准对接产业需求,为全链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当前,在《鹅十条》政策红利持续释放的背景下,此次政产学研企联动考察正催生多重效应。业内人士指出,肇源县综合技术示范园通过资源整合、技术赋能、合作搭桥等举措,不仅夯实了龙江鹅产业的发展根基,更为全国畜禽产业绿色转型提供了 “龙江样本”,助力黑龙江加快打造全国最具影响力的鹅养殖全产业链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