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亦亦与靳先生的一二一(105):说来,我是个不孝的女儿
发布时间:2025-10-13 13:05 浏览量:2
凌晨一点,我妈在电话里只说了四个字:之亦出事。
我脑子嗡的一声,立刻明白她指的是我姐。
260公里,沈阳到通化,导航显示三个半小时,我爸把车速飙到一百四,服务区都没停。
我妈一路刷着手机,生怕错过任何新消息。
我们仨心里都清楚,之亦远嫁四年,第一次打电话回家哭,肯定不是小磕小碰。
到了医院,之亦坐在走廊长椅上,左脸一道紫印,羽绒服被扯得掉毛。
她第一句话是:别告诉小核桃。
小核桃是她六岁的儿子,昨晚被临时塞给邻居阿姨。
事情简单也狗血。
大鹏攒局,说通化来了个新项目,想拉之亦老公靳辰合伙。
酒过三巡,隔壁桌一个醉汉嫌他们太吵,双方推搡,靳辰抄起酒瓶,醉汉肋骨断两根。
警察来时,之亦去拉架,被甩到桌角。
醉汉家长隔天赶到,开口就要五十万。
靳辰家底薄,之亦卡里只有八万,还是攒的装修钱。
最后谈到十八万,签了和解书,对方承认嘴臭,靳辰认赔,三天内付清。
钱到账那一刻,之亦没哭,她妈哭了。
回沈阳的路上,我妈说:十八万,咱老两口退休金加起来得攒六年。
我爸闷头开车,只回一句:人没事就行。
之亦后来去做了两次心理疏导,医生说她属于急性应激,最怕的不是疼,是怕孩子知道。
她儿子果然还是察觉了,在学校摔了铅笔盒,老师电话打到之亦那,说孩子问:妈妈是不是不要我了。
通化餐饮协会事后发了新规矩,包厢得装一键报警。
大鹏把局攒进医院,项目黄了,他老婆把他微信头像换成“戒酒第一天”。
之亦把这事发在小红书,没卖惨,只写了句:远嫁的女儿,是父母放出去的风筝,线一紧,他们就跑断腿。
评论区七千多条,最高赞是:别劝我远嫁,我赔不起十八万。
我回沈阳那晚,把之亦的羽绒服挂阳台,羽绒飘得满地都是。
我忽然明白,所谓家人,就是你一出事,他们连夜把命搬到你面前,还嫌跑得不够快。
之亦说,等高铁通了,她每月带孩子回沈阳两次,票钱再贵,也比十八万便宜。
亲情不是和解书,是那条260公里的夜路,油费三百二,过路费一百五,我爸一句:闺女别怕,爸妈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