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绒”“科技绒”?买羽绒服小心三大陷阱!
发布时间:2025-10-21 21:04 浏览量:2
秋风起、凉意浓
而“双11”羽绒服促销已火热来袭
满屏的 “百元羽绒服”“白鹅绒清仓”
看得人心动
但你不知道的是
有些看似划算的 “保暖神器”
可能是商家用专业术语包装的陷阱
......
陷阱一:
“生态绒”“科技绒” 是噱头
羽丝充绒价差20倍!
一位北京消费者日前向记者投诉说:“去年买的‘生态羽绒服’钻毛严重,拆开一看全是羽丝,只有少量羽绒。”
李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
记者发现
市场上涌现出
“羽绒棉”“科技绒”
“生态羽绒”等新名词
实则是商家混淆概念的障眼法
(千库网授权图片)
羽绒和羽丝有什么不同?
天纺标检测认证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对记者解释说,羽丝是羽绒加工中脱落的单根短纤维,分为从绒子根部脱落的“绒丝”和毛片羽面脱落的“羽丝”,与具有完整朵状结构的羽绒存在本质区别。
(央视截图)
对于穿着而言,羽丝制品保暖性能较羽绒低;易出现钻绒现象;蓬松度差导致舒适度大幅下降等问题。
价格差异更是悬殊。某羽绒制品企业销售人员对记者说,今年6月以来90% 白鹅绒价格在每公斤1300元左右, 90% 白鸭绒价格维持在每公斤450元以上。品质好的绒丝每公斤也就20元左右。
某羽绒制品企业销售人员透露,一件“充丝” 的“羽绒服”成本不足40元,冒充羽绒售价可标到数百元。于是,有的企业为降低成本,用 “绒丝”“羽丝”(统称 “水禽丝”)替代羽绒填充,甚至收购二手羽毛球拆解粉碎制成填充物,伪造质检报告、吊牌等欺骗消费者。目前市场上全部充水禽丝的产品并不多,一些不良商家为规避查处多采用“混合充绒”模式,在水禽丝中混合30%的羽绒制作羽绒服。这也使得一些企业想出了各种新名词,其实质就是通过打擦边球的办法混淆概念,欺骗消费者。
据介绍,2022年4月实施的《羽绒服装》新国标,将 “含绒量” 修改为 “绒子含量”,明确绒子含量不包含水禽丝。标准要求,水禽丝填充制品须在显著位置标注 “非羽绒填充”,含量超30%不得使用 “羽绒” 相关词汇。
陷阱二:
鸡绒冒充鸭绒
鹅绒贵只是 “物以稀为贵”!
鸡、鸭、鹅都有绒,但天纺标检测认证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专家路妍对记者表示,鸡作为陆禽,尾脂腺不发达,羽毛遇水易腐烂且有异味,其绒朵扁平无蓬松度,羽轴坚硬易钻绒,根本不适宜做羽绒服填充料。但由于鸡毛价格低廉,有些不负责任的羽绒服厂家会把鸡毛弄碎并清洗,将短而细的鸡毛混入羽绒服中。在烘干后,这些鸡毛极易被静电吸附到羽绒绒核中,从而显著提升绒子含量。不法商家以此提高羽绒的价格,牟取暴利。
(千库网授权图片)
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消费者都认为,鹅绒比鸭绒更蓬松、更保暖且没有异味。所以鹅绒产品比鸭绒产品贵。但天纺标检测认证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对记者说,成熟度好的鸭绒在绒朵大小、蓬松度上不亚于劣质鹅绒,且羽绒颜色与保暖性无关。鹅绒价格偏高仅因产量稀缺,2023年我国鹅出栏量仅为鸭的12%,鹅绒产量约为鸭绒的20%。也就是说鹅绒相比鸭绒更稀缺,但保暖性能并无显著差异。
陷阱三:
胶水绒、粉尘绒
化学残留暗藏健康风险
记者了解到
“胶水绒”“粉尘绒”及
面料化学物质残留
正成为影响消费者健康的隐形威胁
胶水绒
天纺标检测认证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人员介绍,“胶水绒”是不法企业采用特殊化学助剂或工艺将绒丝、羽丝、鸡丝及粉尘黏附在绒子上制成。这种造假行为可以提高了绒子含量检测数据,但却给穿着者带来了健康安全隐患。
粉尘绒
“粉尘绒”是羽绒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超短绒丝、羽丝等粉末状混合物。它体积小、难收集、易吸附,能长时间飘浮在空气中。长期吸入会诱发过敏性鼻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接触皮肤还可能导致过敏性皮炎。
PFAS化学物质
部分具有防水功能的羽绒服外件,其防水性能依赖于PFAS(全氟烷基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是一类人工合成的持久性化学物质,PFAS超量使用会在环境和人体中积累。长期累积会影响人体免疫系统、生殖和发育系统,以及肝脏、肾脏、胰腺等器官的健康,甚至与癌症有关。我国GB/T 32614 - 2023标准也设有相关考核项目,限量要求<1.0μg/m²。但部分商家仍使用低价劣质面料,给消费者健康造成了隐患。
选购羽绒服消费提示
专家介绍
选购羽绒服时
吊牌信息是判断品质的关键依据
看执行标准
选择标注GB/T14272—2021《羽绒服装》(新国标)的产品,该标准于2022年4月1日实施,要求绒子含量不低于50%,并明确区分鸭绒与鹅绒。
看各项羽绒项目指标
填充物:填充物主流为鸭绒或鹅绒。新国标仅区分鸭绒/鹅绒,不强制标注颜色或灰白等级。
绒子含量:新国标用“绒子含量”替代“含绒量”,50%为合格线,数值越高保暖性越好。若吊牌无此标识,可能为存货或不符合现行标准。
充绒量:要根据款式和用途选择。短款建议充绒量≥130g;北方厚款建议≥200g;户外款通常在250g—450g之间 。
安全类别产品等级
需明确标注“GB 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等级。产品等级为:优等品(A类)>一等品(B类)>合格品(C类)。
消费者除了查看
羽绒产品吊牌或标签外
还可以通过以下五招
辨别羽绒服优劣
一是按压看回弹性,用手按压羽绒服,迅速回弹说明蓬松度好,回弹慢的说明填充料质量欠佳,不能回弹的说明填充物不是羽绒。
二是触摸判断绒量,如果摸上去柔软、细腻、羽梗少甚至没有,说明羽绒绒子含量高、品质好;如果手摸上去感觉羽梗多则说明绒子含量低,甚至完全是羽毛做填充而不是羽绒。
三是拍打看粉尘,拍打羽绒产品检查是否有粉尘冒出,有粉尘说明羽绒品质不好。
四是揉搓查钻绒,轻轻揉搓、拍打羽绒产品检查是否有羽绒钻出特别是检查缝线部位是否有细小羽绒钻出,一揉一拍即有羽绒钻出,说明羽绒服的防钻绒性能不好。
五是嗅闻检查异味,闻一闻是否有异味,脏和臭的羽绒产品可能品质较差。
中国消费者报新媒体编辑部出品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记者/李燕京
编辑/李晓雨
监制/何永鹏 任震宇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 88315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