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裹羽绒服喊冷,气象局却说不冷,到底谁在骗人?
发布时间:2025-10-22 18:14 浏览量:2
那天早上西安的天灰着,风一吹人就缩脖子,街上不少人套上了羽绒服,秋裤直接省了,换上厚毛裤,有人发朋友圈说这哪是秋天分明是冬天提前来了,还有人抱怨手机显示才六度可他觉得像零下,高海拔的地方更冷,温度直接掉到零度,人待不住,转身就走。
气象局的人出来说了,十月中旬平均气温是十四点八度,比往年还高那么一点,他们特别提了,天气预报讲的是气温,不是人感觉的冷暖,最近雨下个不停,空气里湿气重,衣服湿乎乎贴着身上,冷得更快,人一出汗,热量散得快,所以温度没低多少,可就是觉得冷得受不了。
很多人没注意,同样温度,干冷和湿冷差别挺大,哈尔滨零下五度,空气干,穿厚点就能扛住,西安六度,湿度九成,体感能冻到零下二度,这不是人瞎想,是实实在在的物理反应,可大多数天气软件只报气温,不提湿度,大家自然就给骗了,有人真觉得湿冷更遭罪,尤其是老人和病人,一冷就容易生病,也有人觉得按体感供暖太折腾,整个系统扛不住。
西安的暖气得等到11月15号才开,现在还没到时间,热力公司说想提前开得好几个部门一起看,温度是不是真够低,能耗能不能扛得住,钱又该谁出,去年寒潮来得突然,暖气就提前开了,今年没到那个程度,那就还是按老规矩,不过管道已经试过水了,设备没问题,可这开关不在他们手里,老百姓急着要暖和,可规矩卡在流程上,心里头就是不痛快。
不同年纪的人对冷的体会不一样,年轻人总看手机上的天气数字,忘了风有多大、空气有多潮,老一辈人靠感觉穿衣,天一阴就知道该添件衣服,南方像武汉、南京,早就为该不该提前供暖吵个不停,西安现在也到了这一步,北方城市是不是也该换个法子看冷,湿透的冷,哪是温度计能说清的。
国家气象局其实已经在试体感温度的预报,只是还没在全国铺开,以后可能得靠综合寒冷指数来判断冷不冷,不能光看温度计上那个数字,老百姓觉得怎么冷,天气预报还只报数字,政策总慢半拍,科学数据没错,个人感受也没错,就是中间没人搭个桥,天气预报不能只说几度,得说今天穿什么最舒服。
城市里的服务,不能光看数字,大伙儿都说冷的时候,也许该想想,是不是咱们的尺子太窄了,冷不冷,不是气象台一句话就能定的,也得听听街坊们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