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昆明人在买!注意,低于这个价格可能是假的
发布时间:2025-10-23 15:11 浏览量:4
近期全国多个城市迎来降温天气,随之“300元以下羽绒服不建议买”的话题在社交平台持续升温。看似“价格亲民”的低价羽绒服,为何频频被行业人士劝退?都市时报记者结合当前羽绒服市场行情,采访了商家、厂家及消费者。
羽绒成本突破530元/公斤
300元是合格线的“生死坎”
“不是不想卖低价真羽绒,是成本卡得死死的。”在螺蛳湾国际商贸城经营服装批发10年的李女士说,一般标价300元以下的羽绒服,除了超薄款式外,其他款式的填充物基本是混杂碎毛片的丝状物,而标价599元的衣服里,绒朵蓬松且无杂质。“供货商明说,300元以下的‘羽绒服’基本用‘飞丝’填充,穿半个月就结块,天气太冷的时候穿出门和厚外套没区别。”
这一说法,得到了最新羽绒市场数据的强力佐证。从2025年9月22日至10月22日的白鸭绒价格走势图可见,其价格从约475.58元/公斤(对应每吨约47.56万元)持续上行,截至10月22日已突破530元/公斤(对应每吨约53万元),且呈现出明显的上涨趋势。
记者通过服装经销商联系上浙江平湖一家羽绒服加工厂负责人王先生,他给记者算了一笔成本账:一件短款羽绒服需100克合格白鸭绒,按当前530元/公斤的市场价计算,仅羽绒成本就达53元,加上防风面料50—80元、加工费30—50元、包装运费10—20元,基础成本已达143—203元。“线下店还要叠加房租、人工,实际综合成本至少250元以上,卖300元以下几乎没有利润空间——要么亏本,要么只能换材料。而飞丝成本仅为真羽绒的三分之一左右,自然成了低价款的‘秘密武器’。”
以次充好、混淆概念
部分商家大玩“文字游戏”
“鹅绒和鸭绒的差距,远不止名字不同那么简单。”王先生介绍,鹅绒蓬松度可达600—800FP,鸭绒多为450—600FP,相同充绒量下,鹅绒保暖性比鸭绒高55%,但当前鹅绒成本是鸭绒的1.5倍以上(灰鹅绒价格虽略有波动,但优质品成本仍远超白鸭绒)。
国家羽绒服标准明确规定,绒子含量≥50%才能称为“羽绒服”,否则只能称为“羽毛产品”,而且合格的羽绒服需在水洗标上分项明确标注羽绒种类、绒子含量和充绒量。
通俗地说,绒子是朵绒、未成熟绒、类似绒和损伤绒的总称,呈蒲公英小伞状,比较蓬松,是一朵羽绒中最优质的部分,保暖性较好;飞丝则是羽绒加工过程中从羽毛上掉下来的单丝,呈一根一根的丝状,没有蓬松感。在日常生活中,有人抱怨“羽绒服总是跑毛”,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绒丝、羽丝的含量较多。
不少低价羽绒服厂家用“飞丝+少量碎鸭绒”混合填充,绒子含量不足30%,却标注“含绒量90%”,其实是在混淆概念。
“穿一季就废”
低价羽绒服猫腻涉及全链条
“我去年在网上花199元买的羽绒服,洗一次就坨成块,天气冷穿出门冻得发抖。”市民张女士表示,此前买的那件便宜货现在内里结块的填充物已失去蓬松感,根本不保暖,只能弃置。“今年又花600元买了新的,保暖性差距太大了。”
据媒体报道,业内人士指出,低价羽绒服的猫腻是“全链条式”的:除了填充物造假,42%的低价产品存在钻绒问题,15%的面料阻燃性能不合格,工艺上,缝线稀疏导致跑绒,未经消毒处理的填充物还会残留异味。王先生坦言,从最新行情看,羽绒价格处于持续上行通道,优质绒成本进一步走高。低价羽绒服本就不具备使用真材实料的条件,如今在成本压力下,品质只会进一步压缩。
“好羽绒服能穿5年,平均下来,每年也就百来元,而低价款穿一季就扔,其实更浪费。”李女士向消费者给出了一些购买羽绒服的实用建议:选购羽绒服必须要看水洗标签,不具体标注绒子含量,而是用“含绒量”含糊其词的,最好不要买;绒子含量低于80%直接放弃;用手摸摸,没有结块、硬梗,轻轻按压后2秒内回弹才是真羽绒;闻闻味道,如果有明显异味或臭味,不宜购买。
小贴士
羽绒服里穿薄点才暖和
天气冷了,怕冷的人恨不得把家里的所有衣服都套身上,不光要穿羽绒服,里面还要穿毛衣、秋衣、打底衣层层套。但这么穿不仅束缚得难受,而且没暖和到哪里去。到底要怎么穿才能更暖和?
其实,保暖的本质,是减少人体本身热量向环境的散失。而最好的方法,就是往身上包裹一些传导热量速度比较慢的东西。目前常用在保暖衣服中的羽绒、羊毛、棉等天然纤维,以及腈纶、粘纤、涤纶等,都是热导率相对比较低的材料。但要说目前世界上热导率最低的物质,还得是静止的空气。因此,对于一件既定的衣服,除了它本身的热导率要够低,还需要能在面料表面制造适当厚度且稳定的空气层,通俗地说,就是要适度蓬松。例如,放进衣柜压了一年的羽绒服没有上一年穿着暖和或水洗后不暖和了,就是因为绒朵的立体结构被破坏无法储存空气了。用洗衣机的空气洗功能或让洗衣店处理一下,就能恢复保暖性能了。
我们穿衣服的时候,除了衣服材料本身的纤维间可以存储空气,层与层之间的空间也可以储存空气。那是不是层数越多,衣服里存的空气就越多,整体的保暖性也就越强了呢?其实,如果空气层太厚,从内至外就会产生比较明显的温差,导致空气流动,热量的流失反而会更快。而且,衣服层数太多了,层与层之间的空气存量反而会被挤薄。
所以,冬天除了别穿太多层,也别穿太紧,尤其是外套要稍微宽松一些。同时,别忘了领口上塞个围巾挡风,外套的版型也尽量选择下部微收口的,可以避免灌风。
保暖穿搭公式
超级抗冻版>(应对-15℃的暴雪日)
男士:厚款外套(毛外套或羽绒服)+羊毛毛衣+打底衣
女士:长羽绒服+轻薄羽绒内胆+长袖瑜伽服/皮草+羊毛针织衫+打底衣
基础抗冻版>(应对-5℃左右的温度)
男士:羊毛大衣+羊绒毛衣+打底衣
女士:长款羊毛大衣+超薄款羽绒服(充绒量30克左右)+长袖春装(只要材质合适,什么都行)
要风度也要温度版>(应对零上温度)
男女通用:薄款外套+长袖春装
文图:记者 李锐
编辑:杨莉
审核:陈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