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元以下的“羽绒服”,算羽绒服吗?丨说·法

发布时间:2025-10-24 07:06  浏览量:8

转自:法制日报

近日,

“女装店主不建议买300元以下羽绒服”话题引发热议。

据报道,

一女装店主称价位低于300元的羽绒服填充的基本是

丝绵和羽绒的混合物,

真羽绒含量低,

衣服舒适感、回弹度、保暖性均不佳。

一起来看《法治日报》律师专家库成员、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长青律师的专业解读!

目前,羽绒服装的质量判定主要依据推荐性国家标准《羽绒服装》(GB/T 14272-2021),该标准于2022年4月起正式实施,将旧标准中的“含绒量”调整为“绒子含量”作为核心考核指标。所谓“绒子含量”,指的是羽绒羽毛中绒子所占的质量百分比,绒子是呈发散性球形状态的完整绒朵,这种形态有利于储存空气,从而带来更好的保暖性能。根据该标准要求,绒子含量每增加5%为一档,最高为95%,且标签标注的绒子含量需为5%的整数倍,未标注绒子含量或标注数值不符合要求的,均不符合国家标准。若服装的绒子含量未达到50%的最低标准,即使标注为“羽绒服”,也属于不合格产品,不属于真正的羽绒服。

根据我国产品质量法相关规定,销售者销售产品,不得掺杂、掺假,不得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不得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现实中,如果商家故意告知虚假情况(如宣称是羽绒服实则为丝绵混合物填充的衣服)或隐瞒真实情况,致使消费者基于错误认识购买了商品,商家构成欺诈。市场监管部门可对违法商家作出责令停止销售、没收违法销售的产品、没收违法所得等处理,同时并处货值金额50%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若情节严重,还将吊销其营业执照。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商家的销售金额达到我国刑法中规定的“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标准(即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还将面临刑事处罚。消费者如遇此类情况,需注意保存订单、支付凭证、商家宣传页面等证据,通过协商沟通、平台举报或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向法院起诉等方式,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策划:宋胜男

文字:李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