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多贵的羽绒服,上面没有这行字,基本上都是“假货”!
发布时间:2025-10-24 20:13 浏览量:3
大家好,我是可可。最近天气真的越来越冷了,北方有些地方都已经下雪了。这个时候,最离不开的衣服就是于羽绒服了,它轻便又保暖,穿着非常舒服。但你知道吗?虽然大家都在买羽绒服,却有不少人买错了!
有的人认为羽绒服越厚越暖,还有的人觉得越贵的羽绒服质量就越好,其实这些都是误区。要是买错了,不仅浪费钱,还可能买到“假羽绒”,穿上不但不保暖,还容易钻绒、掉毛。那我们到底该怎么挑选一件真正保暖又靠谱的羽绒服呢?
很多朋友买羽绒服的时候,总喜欢看吊牌上写的“含绒量”。但从 2024年4月1日开始实施的《羽绒服装》新国标(GB/T 14272-2021) 中,已经把“含绒量”改成了“绒子含量”。
别小看这一字之差,区别可大了!所谓“绒子”,是指鸭绒或鹅绒中那种像蒲公英伞一样的部分,它轻、蓬松、保暖,是羽绒服里真正“发热”的部分。
而“绒丝”或者“碎毛”呢?那就是从绒子上掉下来的小碎片,看着多,摸起来也挺柔软,但保暖效果差远了。说白了,那些绒丝就是羽绒加工时的“边角料”,有些商家为了降低成本,就会多放这种材料,看起来挺厚,其实穿起来一点都不暖。
所以在买羽绒服时,一定要看吊牌上有没有标注“绒子含量”。根据国家标准,绒子含量低于50%就不能称为羽绒服。如果想要保暖性能好、穿着轻盈舒适,建议选择绒子含量在 70%以上 的款式,好的品牌甚至能做到90%以上,那样穿在身上才真正“又暖又轻”。
很多人买衣服只看外观和价格,根本不去看吊牌上的“执行标准”。其实,有没有这行字是非常重要的!
正品羽绒服的吊牌上,一定会标有 “执行标准”字样,比如最常见的就是 GB/T 14272-2021。这里的“GB”代表“国家标准”。如果你看到吊牌上写着这个编号,说明这件衣服是按照国家的质量要求生产的,材质、保暖性、卫生标准都达标。
但如果吊牌上压根没有执行标准,或者写着一些看不懂的英文、乱七八糟的代号,不是假货可能就是“三无产品”。这类衣服往往出自小作坊,质量没有保障,里面填的可能根本不是羽绒,而是碎毛、棉花甚至是工业回收料。
有的人买回家一穿,没几天衣服就开始钻绒、变形、起球,甚至有刺鼻气味。这样的羽绒服别说保暖了,穿在身上还有可能对皮肤造成过敏。
看回弹速度:好的羽绒服蓬松度高、回弹快。你可以用手掌按压羽绒服,看它能不能迅速恢复原状。要是按下去之后久久不回弹,或者看起来扁扁塌塌的,那就说明填充物不好,保暖性能肯定打折扣。
拍打针脚看是否钻绒:买羽绒服的时候,可以轻轻拍几下衣服的缝线处。如果发现有羽毛、绒丝从针眼里钻出来,那说明面料密度不够或者做工不好。这样的羽绒服穿几天,你的打底衫上就会全是小绒毛,看着又脏又尴尬。
看重量与手感:很多人误以为羽绒服越重越暖,其实恰恰相反。高质量的羽绒服因为绒子多、蓬松度高,反而很轻。
闻气味也能判断真假:优质羽绒经过高温消毒处理,基本没有异味。如果一件羽绒服一打开包装就有一股刺鼻的味道,或者闻起来像禽类腥味,那很可能是使用了劣质或未处理干净的羽绒,建议直接不要买。
你在买羽绒服时有没有踩过坑?或者有没有好的挑选方法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