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元以下买不到真羽绒服?挑选时看好这三大指标——
发布时间:2025-10-25 12:34 浏览量:3
全文共853字,阅读大约需要3分钟
价格不是评判羽绒服质量的唯一标准。
近日,“300元以下基本买不到真羽绒服”的话题冲上热搜,引发热议。店主信誓旦旦,这个价位买的都是“飞丝”而非真羽绒,让不少追求性价比的消费者心里一凉。
价格,真的能成为判断羽绒服真伪的“金标准”吗?低价羽绒服就意味着劣质吗?面对市场上从百元到万元的差价,我们究竟该如何选择?
低价羽绒服都是“坑”吗?
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对14家电商平台的抽查结果显示,265批次羽绒服中,有45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高达17%。问题主要集中在“绒子含量虚标”和“填充物以次充好”等方面。这也正是热搜话题中女装店主所质疑的“行业潜规则”。
一部分消费者认同“一分钱一分货”,认为低价无好货;但也有不少声音反驳:“300元能不能买到全凭商家良心,而不是价格”,并指出一些知名品牌也有300元以下的促销款。
羽绒服价格与多种因素有关
南京市质检院新检中心的专家指出,羽绒服的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例如,轻薄款羽绒服因用料较少、工艺相对简单,生产成本自然较低。
根据中国羽绒信息网的相关数据,一件充绒量为80至100克、绒子含量为90%的白鸭绒轻薄羽绒服,其羽绒原料成本约为30至50元。此外,面料成本在羽绒服总成本中占比可达40%以上,防水面料与普通面料之间的差价最高可达200元。因此,价格较低的羽绒服未必就是假冒产品。
选购时看清绒子含量、充绒量等核心指标
自2022年4月起,新的羽绒服国家标准(GB/T14272—2021)正式实施,为我们提供了最权威的选购指南。最关键的变化,是将“含绒量”修改为“绒子含量”。新国标要求,绒子含量明示值不低于50%,才能称为羽绒服。
因此,选购时请务必抓住以下三大核心指标:
1.看执行标准:认准吊牌或水洗标上是否标注GB/T14272-2021。这是新国标的“身份证”。
2.看绒子含量:数字越高,保暖性越好。常见的有70%、80%、90%,可根据需求选择。
3.看充绒量(克数):这是决定保暖程度的关键!同样90%绒子含量,100克充绒量与200克充绒量保暖性差异巨大。需结合所在地区冬季温度选择。
编辑丨曹一珠 (综合北京新闻、江苏新闻等)
图 片丨微博截图、壹图网
- 上一篇:文艺学院风拉满入秋冬
- 下一篇:300元以下买不到真羽绒服?挑选时看好这三大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