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登顶第一!国产羽绒服高梵,打败波司登,干翻2000亿红海

发布时间:2025-10-27 17:59  浏览量:2

过去几年,中国服装行业经历了一轮去利润化的洗礼。

羽绒服这个冬天的刚需品类,也没能幸免。

一个2000亿规模的市场,却成了最典型的“红海”:

上有Moncler、加拿大鹅等国际奢品压阵,中间波司登牢牢守着中高端,大众层面又挤满了鸭鸭、雪中飞、雅鹿等老牌玩家,几乎没有空位可插。

但偏偏就在这样一个被卷到极致的赛道里,一个中国品牌硬是逆势跑出圈。

它没有靠价格打天下,而是靠价值突围:

三年时间,从默默无闻到高端鹅绒服销量第一,客单价提升6倍,利润翻了10倍。

它的名字,叫高梵。

羽绒服,是服装行业中最难做的一个品类。

周期短、库存大、原料贵、竞争强,几乎每一个环节都考验经营者的耐力。

过去几年,整个行业的逻辑几乎变成了:
“谁能压价、谁能快点清库存、谁就能活下去。”

很多品牌做羽绒服时,已经不太谈“设计”“理念”,而是直接讨论工厂报价。

消费者一边喊贵,一边又对便宜货失去信任。

整个市场像在挤牙膏,越挤越没味道。

2020年之后,这种内卷加速。

原料价格上升,电商平台拉高投放成本,利润空间被压缩。

许多品牌忙活一年,账一结,才发现钱全流进了供应链和平台。

这时候,高梵创始人吴昆明做了一个逆向决定:

不再继续卷价格,而是倒着想,如果大家都往下打,我就往上走。

高梵并不是新品牌,早在2004年就已经创立,做羽绒服也快二十年了。

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的存在感不高,品牌处在不出圈的状态。

真正的转折发生在2021年。

那一年,吴昆明找来了长期合作的咨询团队,一起复盘整个行业。

他们发现,羽绒服市场看似饱和,但其实存在一个“空带”,介于大众中高端与奢侈品牌之间,几乎没有中国品牌能长期站稳。

换句话说,中国的消费者要么买波司登,要么去买Moncler,中间这段位置是空着的。

而更关键的是消费者对鹅绒有天然的高端认知,但当时市场上大多数所谓高端羽绒服,其实仍用的是鸭绒。

高梵看准了这点,它决定只做鹅绒服,同时重塑品牌形象,不靠打折,不靠明星堆流量,而是重新定义高端国货。

那一年,高梵推出了一款全新的产品,黑金鹅绒服。

名字听起来简单,但背后的思路极为清晰:“黑”代表基础款、百搭,“金”代表高端感。

高梵想让消费者记住的不是花哨设计,而是一种气质。

这款产品背后有两个关键点:

第一,把复杂的决策变简单。

消费者冬天买羽绒服,大多数最后都选黑色。

高梵干脆做减法,不搞几十种颜色和花型,只保留黑色系,让顾客不用挑花眼,也降低生产成本。

第二,在细节上拉开差距。

它采用匈牙利鹅绒填充,内里是金色蓄热层,LOGO被放在袖口,低调但显眼。

穿在身上,不花哨,却有辨识度。

这套设计逻辑简单直接,但恰好戳中了消费者心理:好穿、显档次、有记忆点。

为了让这款产品被更多人看到,高梵把营销阵地放在了抖音。

在别人还在犹豫“电商要不要冲”的时候,它几乎押上全部资源,结果,黑金鹅绒服上线三天售罄。

随后在双11、年末促销中持续断货,那一年,整个羽绒服市场都在降价促销,只有高梵不但不打折扣,还一衣难求。

爆款只是开始。

真正的挑战,是如何从单品爆款,变成全品牌成功出圈。

黑金鹅绒服的成功让高梵看到了高端路线的可行性。

于是它开始进一步深化:要让鹅绒服成为一个被消费者主动记住的品类。

过去大家说羽绒服,不会区分“鸭绒”和“鹅绒”,但高梵硬是通过宣传、产品体验和内容教育,让更多人知道鹅绒更轻、更暖、更高端。

它还联合中科院发布了《中国鹅绒服白皮书》,并拿下了161项专利,甚至成为中国南极科考队的合作品牌。

在营销层面,高梵从没喊空口号,而是一步步去证明:

中国品牌,也能做出世界级的高端羽绒服。

2023年,高梵的标志性动作来了,它成为第一个登陆巴黎时装周的中国鹅绒服品牌。

这不是一次单纯的秀场亮相,而是一次品牌宣言。

同年,它的产品出现在巴黎莎玛丽丹百货,和爱马仕、迪奥这些老牌奢侈品摆在一起。

这一幕让很多业内人惊讶:
中国羽绒服,真的可以登上世界舞台。

之后,英国拉特兰公爵家族、马斯克母亲梅耶·马斯克等名流穿上高梵,在社交媒体上频频出现品牌露出。
2024年,高梵又官宣杨幂为全球代言人,在国内彻底打入年轻消费圈层。

双11当天,高梵在天猫高端羽绒服类目中拿下GMV第一,超过了一众国际品牌。

这时候,它已经不仅是卖羽绒服,而是在构建一个国货高端符号。

高梵的成长路径,其实是许多中国品牌的缩影。

它经历了低价起家的阶段,也被卷进过价格战;

它不是一夜爆红,而是用了三年时间,一步步打磨品牌定位、产品逻辑和传播方式。

这背后有几条值得思考的经验:

首先,越是内卷行业,越需要反向思维,别人降价,你未必非得跟。

在消费者心智疲劳的时代,价值比价格更能留住人。

其次,单品的爆款不是终点,而是引子,黑金鹅绒服让人认识了高梵,但能让品牌走远的,是持续的产品力与品牌力。

在一个利润稀薄、竞争白热化的行业里,高梵的故事显得格外罕见。

如今,羽绒服市场依旧饱和,但格局正在悄悄变化。

在这个人人都怕亏、人人都内卷的时代,它选择了另一种方式生长:

不靠打折、不靠流量,而是靠品牌向上。

或许,这正是一个时代最需要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