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绒服的“死对头”找到了,竟是毛衣!难怪你总比别人冷是谁错?
发布时间:2025-10-28 07:11 浏览量:4
南宁的林女士上周出门,穿了厚毛衣又套了羽绒服,结果后背还是直冒凉气,
她办公室的同事就穿了件薄打底加羽绒服,走在外面反倒更暖和,
这事儿不是碰巧,很多人冬天穿得厚还是冷,问题不在衣服穿得少,而在内搭没选对。
图片来源于网络
羽绒服保暖靠的是里面那些蓬松的绒朵,它们像小云朵一样,能把空气兜住,空气才是真正在挡冷的,把身子的热气包在里面,
可你要是里面穿件厚毛衣,毛线硬邦邦的,一压就把绒朵压扁了,空气层没了,保暖就差一半,就像把棉花糖攥成一团,原本松松软软的暖和劲儿,全被挤没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还有一个大坑是出汗,厚毛衣特别吸汗,进了暖气房一热,汗就贴在背上,一出门冷风一吹,
湿衣服反而让你更快冷下来,武汉有个张先生去年就这么穿,通勤路上冻得直咳嗽,
后来他才知道,不是衣服不够厚,是湿毛衣成了散热器,比不穿还难受。
图片来源于网络
真正保暖得讲究分层,最里面穿能排汗的,比如德绒或者细羊毛打底,
这种料子贴身不闷,汗能很快导走,中间加一件薄抓绒或者薄羊绒衫,厚度大概就一枚硬币那么厚,
它主要就是撑起一层空气,最外层穿羽绒服,把热量关在里面,别让它跑掉。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买羽绒服别只看价格,盯住三个数字就行,日常通勤充绒量200到250克就够,南方150克也成,含绒量选90%左右,
剩下的10%是羽毛梗,能帮绒朵撑起来,蓬松度至少650以上,零下天才能暖和,
有个户外博主去年穿700蓬松度的,在零下10度拍视频,后背一直暖烘烘的,之前穿500蓬松度的,半小时就冷透了。
羽绒服别买太紧的,紧了看着是瘦,可把里头的绒挤扁了,又勒又不暖和,买大半码就对了,
肩膀后背有地方活动,绒才蓬得起来,进暖气房别急着脱,
先把拉链拉开透透气,等身体慢慢适应了再脱,免得一下子着凉,骑车排队时外面加件薄风衣,能挡风还不压着绒,坐地铁坐久了,下车前抖一抖衣服,十秒钟就能让绒重新鼓起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
洗羽绒服得注意点,别用洗衣粉,它会把绒朵表面那层油给洗没了,得用中性洗衣液,洗完别高温烘,用低档烘干,扔两个网球进去,
能帮绒朵蓬起来,到了季末收起来别用压缩袋,压久了绒朵就回不去了,挂起来就行,套个棉布袋防灰就够了。
日本山岳会做过实验,在零下十五度的环境里,穿科学分层的人皮肤温度能保持在三十三点二度,穿厚毛衣加羽绒服的人只有三十点一度,冬天保暖不是靠堆衣服,你穿的每一件都得管自己的事,关键在空气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