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Dior后Kim Jones入职本土品牌,时尚行业或将迎来新一轮变革
发布时间:2025-10-24 10:51 浏览量:3
“羽绒服也能上巴黎时装周?
还是那位把Dior男装做成爆款的男人操刀?
”——刷到这条消息的人,第一反应多半是:波司登疯了吧?
第二反应:多少钱,我抢不抢得到?
别急,钱包先按住。9月巴黎首秀那批货,国内要等到11月才上架,且量极少,SKP店员已经放话:“想试穿?
先排号,号满了看都别看。
”更扎心的是,价格区间直接对标Moncler主线,入门款8999,带“榫卯模块”那件14999,仍被代购群标注“理性加价2000可接”。
贵得离谱,却秒光,因为大家看中的不是羽绒,是“中国航天同款”四个字——保暖+30%,重量−20%,-30 ℃实验室里扛8小时仍笔挺,跟穿了个移动暖舱似的。
上班路上零下十度,别人缩成狗,你解开扣子还冒热气,这画面谁不想拥有?
Kim Jones这次把北京胡同的灰砖线、外滩建筑的弧形檐口,拆成可拆卸的魔术贴模块,袖子一撕变马甲,后摆一拉变斗篷,下班直接去露营都不带换装。
更骚的是隐藏彩蛋:12只《山海经》神兽用荧光纱织进去,地铁安检机里一照,青龙白虎全显形,社畜瞬间变“行走的东方玄幻”。
有人吐槽“花里胡哨”,转头就把身份证拍给代购:就要那只“乘黄”,听说能带来好运,打工谁不想转转运?
别以为只有波司登在卷。
加拿大鹅刚拉上特斯拉,准备搞自加热电池羽绒,预计今冬上市;lululemon羽绒线半年涨58%,直接砸2亿美元在苏州搞研发中心,摆明车马抢“商务机能”赛道;优衣库更鸡贼,把HEATTECH塞进西装,让金融男也能“要温度不要厚度”。
抖音数据说带“商务机能”标签的款GMV暴涨320%,翻译成人话:年轻人不再为logo买单,只为“能让我少穿一件还帅”的技术掏钱。
可真正让老外设计师抢着抱大腿的,是中国品牌砸钱搞研发的狠劲。
贝恩报告透露,国产服饰研发增速35%,全球平均才8%,法国IFM干脆把“波司登×Kim Jones”写进教材当案例。
以前是我们求着联名,现在轮到Virgil Abloh遗产团队倒追李宁——消息一出,李宁股价当天涨7%,资本市场比谁都现实:谁掌握科技+文化,谁就掌握下一波溢价权。
环保牌也打得飞起。
AREAL每件衣服自带“数字护照”,扫二维码能追出鸭绒来自哪片农场、运输碳排多少,连纽扣的菌丝体纯素皮都标得明明白白。
波司登更放话:五年内在新疆种全球最大有机棉基地,2025原料全部自给,成本砍15%,到时高端线价格可能反降,Moncler听完连夜加班开会。
所以,别再问“国产羽绒凭啥卖一万”,它卖的是把航天材料、榫卯结构、山海经神兽和碳足迹打包成一件外套的本事。
你可以不买,但下次在电梯里看到同事轻轻一撕外套变马甲,别惊讶——那不是魔术,是中国制造把巴黎时装周穿进了写字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