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司登总部为啥选常熟不选上海?业内人4个原因,太扎心了!
发布时间:2025-10-31 12:38 浏览量:2
提到羽绒服,没人能绕开波司登。这个年营收超百亿的巨头,总部却扎根在江苏常熟——一个听起来不如上海响亮的县级市。为啥放着国际大都市不选?业内人扒出4个扎心原因,看完才懂老板的精明!
第一个原因,是刻在骨子里的产业基因。常熟可不是普通小城,早在90年代就是全国闻名的“服装城”。这里有上千家面料厂、辅料商、代工厂,一条羽绒服从设计到出厂,不出5公里就能搞定全产业链。波司登起家就在常熟,要是搬去上海,光是原材料运输成本就得涨一大截,更别说找不到这么配套的上下游厂商了。
第二个原因,是人力成本的天壤之别。上海的写字楼租金,随便一间就得几十块一平米每天,员工工资更是动辄上万。而常熟呢?工业园区的租金不到上海的三分之一,本地工人熟悉服装行业,月薪五六千就能招到熟练工。波司登一年要生产几百万件羽绒服,光是人力和场地成本,留在常熟就能省下几个亿。这笔账,换谁都会算吧?
第三个原因,是政府的“保姆式”扶持。常熟政府早把波司登当成了“掌上明珠”。从早期的贷款贴息,到后来的产业园区配套,再到帮助企业申报国家级品牌项目,几乎是一路绿灯。要是搬到上海,波司登不过是众多企业中的一个,哪能享受到这种“量身定制”的政策优惠?更何况,常熟还专门为波司登建了研发中心,这种待遇,上海可给不了。
第四个原因,是老板的“乡土情结”?倒也不全是。波司登创始人高德康是土生土长的常熟人,早期创业时,靠的就是本地村民的支持。现在企业做大了,他也不想忘本。但更重要的是,常熟已经成了波司登的“根”。这里有跟着他干了几十年的老员工,有熟悉企业文化的供应链伙伴,还有深入人心的品牌基础。要是突然搬到上海,员工流失、供应链断裂都是可能的风险。与其冒险,不如守着自己的“根据地”。
不过话说回来,波司登也不是完全没布局上海。它在上海建了设计中心和品牌运营中心,专门对接国际时尚资源。但总部始终留在常熟——毕竟,根基扎得深,才能长得高。这就像很多企业,把“大脑”放在一线城市,把“身体”留在产业基地。波司登的选择,其实是很多制造型企业的缩影:不是不想去大城市,而是大城市的“繁华”,不如产业基地的“实在”。
你可能会问,那其他服装品牌为啥有的搬去上海了?比如一些轻奢品牌,它们需要上海的时尚氛围和国际曝光度。但波司登不一样,它的核心是制造和性价比。常熟能给它最扎实的产业链、最低的成本、最贴心的支持,这些才是它安身立命的根本。毕竟,消费者买波司登,看的是羽绒服暖不暖、耐不耐穿,而不是它的总部在不在上海。
其实,波司登的选择,也反映了中国制造业的现状:一线城市适合做品牌、做研发、做资本运作,但真正的制造环节,还是得留在有产业基础的地方。常熟的优势,就是把“制造”做到了极致。波司登留在常熟,不是因为“土”,而是因为“稳”。毕竟,在服装行业,稳扎稳打比盲目跟风更重要。
现在再看波司登的成功,就不难理解了。它没有为了“面子”去上海凑数,而是为了“里子”守住常熟的根基。这种务实的选择,才让它在羽绒服行业站稳了脚跟,甚至走向了国际。有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波司登选对了“根据地”,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一步步成为行业巨头。
你觉得波司登的选择明智吗?要是你是企业老板,会把总部放在一线城市,还是产业基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