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观点:整天在吃穿上“穷讲究”的,大多是没什么……
发布时间:2025-10-29 19:18 浏览量:4
我有个观点:整天在吃穿上“穷讲究”的,大多是没什么正事可忙的穷人。
反倒是财富和眼界到了一定程度的人,才会明白极简主义:不是买不起,是真没时间在这些琐事上浪费精力,毕竟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以前没钱的时候,我在吃上特别有执念:顿顿离不开主食,米饭、面条要吃一大碗,还得把肚子撑得圆滚滚才罢休,总怕稍微少吃点,下一秒就饿得没力气干活。
但是主食吃太多的后果,就是肚子越来越臃肿,连走路都觉得沉,整个人看起来没精神。
那时候总觉得吃饱才是最重要的,哪顾得上什么营养搭配。
直到手头宽裕了才发现,吃饭其实能很简单:一块巴掌大的牛肉或鱼肉,配一小份蔬菜沙拉,蛋白质和维生素都够了,主食有没有都行。
不用花一两个小时琢磨菜谱、煎炒烹炸,不用纠结“今天吃什么才能省钱又管饱”,十几分钟就能搞定一顿健康餐。
吃完既能精力满满地处理工作,还能腾出时间处理工作、陪家人。这种“省时又舒服”的吃饭方式,比顿顿撑到难受爽多了。
穿衣也是一个道理。
有人说冬天是检验有钱没钱的试金石,这话真没说错。
以前冬天,我里里外外套四五六层:秋衣秋裤、毛衣毛裤、厚棉袄,裹得像个粽子,可还是觉得寒风往骨头里钻,而且穿得太臃肿,行动起来笨手笨脚。
现在冬天顶多穿三层:里面是200多块的纯棉内衣,柔软亲肤气不闷汗;中间是1000多的羊绒衫,轻得像云朵,轻便又保暖。
运动时外面穿的是1000多的摇粒绒外套,休闲时穿的是2000左右的薄款羽绒服。只要温度没低到零下10度,这样穿足够暖和。
这一身下来,总价不算便宜,但穿三五年都不会变形,关键是轻便舒服、干净利落,跑跳坐卧都不受限。
习惯了这种穿搭,再看以前裹成球的样子,只觉得累赘又笨重。
我讲这些不是在炫耀买得起贵衣服,而是想说明一个道理:物质充裕到一定程度后,人追求的是真正的极简,就不再是“多”和“满”,而是“素”与“简”,但这种素简,往往不便宜。
就像那件羊绒衫,看着简单,材质好、做工细,一件能穿好几年;那件薄款羽绒服,轻便却保暖,比好几件厚棉袄都实用。
这些东西看似贵,实则是“花钱买效率”“花钱买舒服”,省下来的时间和精力,能用来做更有价值的事。
反观那些“穷讲究”的人,往往是把精力用错了地方。
比如有人每天花两小时研究“平价替代大牌”的化妆品,却没心思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有人省吃俭用买一件名牌包,却舍不得花钱买一双舒服的鞋子;有人顿顿要做“网红大餐”,拍照发圈忙半天,却没工夫好好规划自己的未来。
他们不是真的讲究生活,是想用这些表面的精致掩盖内心的慌张,因为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正事,只能在吃穿上找存在感。
真正有正事的人,根本没精力在这些琐事上纠结,也不会在吃穿上费太多心思。
就像我认识的几个老板,平时穿衣都是简单的纯色T恤、休闲裤,吃饭也是公司食堂或简单的工作餐,可他们能连续熬三个通宵做方案,谈项目和做决策时雷厉风行,把时间和金钱都花在了提升自己和拓展事业上,赚的钱够买一衣柜名牌。
对他来说,吃穿只要舒服、方便就行,省下来的时间和精力,要用来抓更重要的机会。
他们的极简,不是没钱,是明白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
极简不是抠门,也不是什么都用最便宜的,而是只买对的,不买贵的但没用的。
就像吃饭,不是顿顿山珍海味,而是营养均衡、省时省力;穿衣不是满身名牌,而是材质舒服、适合自己。
极简背后,是物质的丰裕,更是心态的从容,知道自己要什么,所以不会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浪费精力。
等你真正忙起来、真正有了底气就会发现,素与简才是最舒服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