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暖效果离谱!GaKior超常规羽绒服测评:死磕万元极地防寒标准!

发布时间:2025-11-14 06:06  浏览量:1

朋友们好,我是喜欢折腾又热衷分享的雷军!第1步点关注不迷路,共同探讨生活的各种问题!ಠ_ಠ

最近气温骤降,刚好又到了冬天装备采购的好日子。羽绒服因为拥有极佳的保温性、出色的透气性,而且轻便柔软易压缩,成为我们冬天御寒的首选。不过我发现,很多朋友买羽绒服,除了认牌子,看款式,并不会挑选羽绒服。毕竟好牌子未必会用好原料,更何况有些款式为了美观而牺牲保暖性,接下来我会以我刚收到的GaKior GK羽绒服作为样板,教大家从哪方面入手,才挑选到既保暖又舒适的羽绒服。

含绒量、蓬松度和洁净度是衡量羽绒服品质和性能的核心指标。这也是挑选既保暖又耐用的优质羽绒服必看的三个指标。

含绒量

指羽绒服中“绒子”所占的百分比。羽绒填充物主要由两部分构成:

绒子: 是一朵一朵的、像蒲公英种子一样的立体球状结构。这是羽绒保暖的核心,它能固定大量静止空气,形成隔热层,保暖性极强且重量轻。

羽丝/毛片: 是片状的羽毛,带有羽杆。它的保暖性远不如绒子,主要起支撑作用,但过多会影响蓬松度和舒适度。

含绒量越高,羽绒服越保暖、越轻便、越柔软。 国家规定,含绒量达到50%以上的才能称为羽绒服。羽绒又分为鸭绒和鹅绒,鹅绒相比鸭绒,绒朵更大保温性更佳,相应的价格就会高一些,是高端羽绒服的首选。

常见标准

入门级: 70% - 80%(性价比高,日常通勤足够)

优质级: 85% - 90%(保暖性、重量和价格的平衡点,适合大多数寒冷环境)

高端/专业级: 90% - 95%及以上(极致的轻便和保暖,用于应对极端环境,如登山、极地探险)

如上图GaKior GK羽绒服标牌,填充物90鹅绒,绒子含量达到了90%,属于高端配置,已经达到了专业级的水准。我穿的是XL,充绒量达到了230克,含绒量够高+充绒足量,这才是决定保温上限的关键。日常选80%-90%,专业选90%以上,尤其是在东北极寒地区或者有户外滑雪的计划,最好选择达到90%以上。比如说我身上这件羽绒服,就是含绒量90%的钻石级白鹅绒,户外滑雪,极地探险也可以从容应对。

蓬松度

指一盎司(约28.3克)的羽绒在自然状态下所能填充的体积(以立方英寸为单位)。它衡量的是羽绒的“质”和“储能”能力。

蓬松度越高,代表羽绒固定空气的能力越强,保暖效率越高。 高蓬松度的羽绒服在同等保暖效果下,可以做得更轻、更不臃肿。

常见标准(FP, Fill Power):

600FP - 700FP: 中等蓬松度,适合城市日常穿着和一般冬季活动。

700FP - 800FP: 高品质蓬松度,是大多数户外品牌的主力,保暖性能优秀,重量控制出色。

800FP - 1000FP+: 顶级蓬松度,用于高端户外和专业装备,价格昂贵。

蓬松度 ,城市选600-700,户外选700+,极致轻量选800+,简单来说一个高蓬松度的羽绒服,即使总充绒量不高,也能提供非常好的保暖效果。如上图我这款羽绒服内部填充昂贵的欧盟认证金选钻石级白鹅绒,羽绒服825+的蓬松度,按压下去迅速恢复原状,已经达到了高端专业户外装备的水准,就算是在东北极寒的地区,也能轻松应对了。

洁净度

指羽绒原料经过清洗、消毒等工艺处理后,其水洗浊度的值。这个指标衡量的是羽绒的清洁卫生程度。洁净度越高,说明羽绒处理得越干净,残留的灰尘、杂质、油脂越少。

洁净度通常用毫米来表示,通过“耗氧量”等测试来间接反映。

国标优质要求: ≥500mm(清洁度很好)

日本标准/JIS标准: 常要求 ≥700mm 甚至 1000mm(非常干净)

高洁净度的重要性:

1.无异味: 残留的油脂和蛋白质是产生“鸭骚味”或“鹅骚味”的根源,尤其在受潮后。

2. 保持蓬松: 干净的羽绒不易板结,能长期保持蓬松度和保暖性。

3. 不易过敏: 更少的灰尘和微生物,对人体更友好。

简单来说:洁净度是“这些羽绒干不干净,会不会有异味、会不会容易结块”。这三个指标共同决定了一件羽绒服的最终品质:洁净度非常重要但易忽略,认准≥500mm,越高越好,优选700mm+。如果对气味敏感、或者皮肤敏感最好选择高洁净度的羽绒服。因为我有过敏性鼻炎,对洁净度很在意,这一款羽绒服达到了1000+的高标准,而且这款羽绒服采用的还是3A抗菌抑菌材料,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还不容易滋生细菌,穿起来干净无味双倍保障更放心。

测试

其实一款好的羽绒服,除了要关注这三项的同时,也要留意面料是否防钻绒、防风、防水,以及一些独特设计,甚至一些黑科技的加持,才能满足我们日益高涨的特殊需求。也就是说以上三项仅仅是一款好羽绒服的基础,通过其他设计的综合加持,才能算得上优秀。为了更好的理解,通过我身上穿的这件衣服给大家逐一测试分解一下。

防风

我们北方人经常说一句话,只要没风就冷不到哪里去。由此可见对于衣服保暖来说,防风的重要性。这款衣服从面料到设计的细节,都把防风放在首位。

我用高速吹风机,对羽绒服身体部位和袖子进行防风测试。为了加大难度,吹风机都放在针脚接缝处进行吹风测试。从动图上面能够看出,用羽绒服盖住,一点风都透不出来,掀开之后就能看出来吹风机的风力是很大的,那可比几级大风的风力都要强,但依然吹不透。Gakior羽绒服选用日本进口防风面料、高密度双层防钻绒膜与EPX生物涂层技术,再配上德国进口防绒针,针孔更细,并且采用特制缝制技术,能够更精密的进行缝制,所以才能达到如上面动图那样变态的滴风不透的防风效果。

除了大面的防风,还需要配合各处防风细节设计,才能达到更好的防风保温效果。很多衣服的袖口,是特别容易钻风的地方。所以一些冬天的衣服,会在袖口的地方设置弹力防风袖口。而这一款在弹力防风袖口的地方,增加了拇指洞,我就特别喜欢这样的设计。穿起来感觉更服帖,防风效果更好,尤其是戴手套的时候,不容易把袖口推进去。

衣服的下摆,也是一个特别容易钻风的地方,下摆调节绳必不可少。不过这个羽绒服,并不会让绳子垂下来,里面设置了固定扣,让拉紧的绳子收纳在里面更美观。

现在很多衣服,特别喜欢在衣兜里偷工减料,浅不说,材料也舍不得弄好的。这款衣服的隐藏式大口袋,进行立体裁剪,又配上了抓绒的面料,双手伸到里面既舒服又防止串风。

防水

北方冬天下雪,穿羽绒服从来没有考虑过防水的问题。但是到了南方,我才知道原来冬天还是可以下雨的ಥ⌣ಥ。羽绒在干燥蓬松的状态下舒适保暖,一旦潮湿了之后,保温性呈指数级下降。为了应对户外各种极端气候,这款羽绒服采用了防水抗污面料。如上图,我没有采用一般的泼水验证,而是难度更高的浸入水里,浸泡过一段时间之后,反过来用干净的纸巾按压,纸巾上面没有一点点的水渍,防水性能拔群,轻松应对日常的雨雪天气,让里面时刻保持干爽。

保温

Gakior采用高品质白鹅绒 90% 高充绒量,选用进口防风面料与石墨烯加厚内衬,里面还有蜂窝式锁温膜和红外升温技术(就是拍照时里边的金色部分),由内到外高达六层锁温设计,其实都是围绕保温这一关键指标来做的努力。羽绒服防水、防风等等说了这么多材质和设计,那么这一件羽绒服的保温性究竟怎么样呢?如上图,由于羽绒服一开始是凉的,90度的水包到羽绒服里,一个小时后打开是74.4℃,降温幅度是最大的一个阶段,以后的温度都是每个小时打开一次测量的,随着温差的减少,温度变化越来越小,这效果堪比保温杯。

关于收纳

很多衣服日常出行需要收纳的时候,只能简单的叠起来。而这一款羽绒服把内部拉链口袋,做成了一个隐形挎包,衣服不穿的时候塞到口袋里,就会成为一个随身斜挎包。方便携带和收纳。

昼夜温差大,如果出去玩儿刚好太热了,临时不想穿,衣服里面有隐形背带,可以直接背在身上,想穿想背随意切换。而这一个背带,也是上一张图斜挎收纳时的背带。

总的来说,作为冬天轻薄舒适的保温装备,是我们大部分人喜欢的第1选择,毕竟谁不想冬天穿着轻薄无负担。现在的都市生活,太无趣乏味,寒冷的气候也遮挡不住我们出去探险,而这一款轻薄又保温的羽绒服,防水防风,除了平时都市穿着,偶尔来次滑雪、野外探险也可以轻松应对。毕竟这个品牌10多年来专注硬核极限运动户外穿戴装备研发,对标万元“极地防寒服”标准!。以前主要针对欧美市场,不为了颜值而牺牲保暖,主打非时尚理念而在欧美走红。这也是今年我为了回张家口滑雪而准备的冬天时尚单品。如果还有什么疑问,想了解的朋友可以在评论区问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