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尽所有养儿子,他却让感冒妈找王师傅?这利己太扎心!

发布时间:2025-11-14 08:54  浏览量:1

我坐在厨房的小板凳上,手里攥着刚买的酱菜瓶,瓶盖拧了半天没打开 —— 刚才给儿子小鹏打电话,想让他周末回来吃饭,顺便帮我把阳台的纱窗换了,他却说 “妈,周末我要陪女朋友去买包,她看中一款两千多的,我得陪着砍砍价”。

我愣了愣,说 “妈这两天感冒,咳嗽得厉害,纱窗我够不着……” 话还没说完,他就打断 “你找楼下王师傅呗,花几十块钱的事儿,别总耽误我事儿”。电话挂得干脆,听筒里的忙音 “嘟嘟” 响,我盯着酱菜瓶上的标签,突然想起他小时候,连剥个橘子都要我帮着撕皮,那时候他还会仰着小脸说 “妈妈最好”。

我家小鹏是独生子,生他的时候我都 32 了,算是高龄产妇,他又早产,七个月就出来了,三斤八两,跟个小猫似的,在保温箱里待了半个月。那时候我跟他爸就一个念头:只要儿子健康,砸锅卖铁都值。

他爸那时候在建材市场蹬三轮车,帮人拉瓷砖水泥,夏天汗能把衣服拧出水,冬天手冻得裂口子,可每次接小鹏放学,都要先去校门口的小卖部买根烤肠,自己一口不吃,全塞给儿子。小鹏上小学,要穿 “巴拉巴拉” 的童装,说班里同学都穿,我咬咬牙给他买,自己身上的外套穿了三年,袖口磨破了就缝块布接着穿。

有次小鹏跟同学打架,把人推倒了,对方家长找上门,我领着小鹏去道歉,他还嘴硬 “是他先抢我玩具的”。我让他说 “对不起”,他死活不肯,最后还是他爸给人家长递烟赔笑,又掏了两百块医药费才算完。回家路上,他爸想训他两句,我还护着 “孩子小,懂啥,长大了就好了”。

现在想想,那时候的 “护着”,其实就是惯着。小鹏上初中,要报奥数班,一节课两百块,一个月下来快一千,他爸蹬三轮车得拉多少趟才能挣出来?可他说 “不报就考不上重点高中”,我们还是给报了。我那时候还在超市当收银员,为了多挣点,每天多值两个小时班,晚上回家给小鹏做夜宵,他却嫌我做的面条没校门口的好吃,扒拉两口就扔了。

高考那年,小鹏说想考上海的大学,说大城市机会多。我跟他爸商量,上海消费高,可他想去,我们就支持。他考上那天,我们请了亲戚吃饭,他爸喝多了,拉着人说 “我儿子有出息,以后在上海扎根了”,眼眶都红了。

上大学临走前,我们给他装了满满两大箱行李,羽绒服买的波司登,鞋子是耐克,他爸还偷偷塞了张银行卡,里面有五万块,说是 “万一不够花,别跟人借钱”。结果他到了上海,第一个月就把三千块生活费花光了,打电话回来要,说 “同学都去迪士尼玩,我总不能不去吧”“买了双运动鞋,一千二,穿着舒服”。我跟他爸嘀咕 “怎么这么能花”,可还是赶紧打了两千过去,怕他在外面受委屈。

毕业后,小鹏留在上海工作,第一个月工资八千,他没给我们打一分,反而跟我们说 “公司附近房租贵,我想租个单间,押金要一万二,你们先帮我垫上”。他爸当时在工地上摔了一跤,腿还打着石膏,听见这话,还是让我把家里的积蓄取了给他寄过去。我跟小鹏说 “你爸腿摔了,你有空回来看看呗”,他说 “我刚上班,请假不好,等过阵子再说”,这 “过阵子”,就过了大半年。

去年,小鹏说要买房,说上海的房价涨得快,再不买就来不及了。他看中一套八十平的,首付要八十万,跟我们说 “你们手里不是有二十万养老钱吗?再跟我爷爷奶奶借点,凑凑就够了”。我跟他爸急了,那二十万是我们留着看病的,他爷爷奶奶都快八十了,哪还有钱?小鹏却不高兴了,说 “你们不帮我,我怎么在上海立足?以后你们老了,还不是要靠我养?”

最后,他爸把老家的房子卖了,凑了四十万,又跟亲戚借了二十万,才把首付给他凑上。搬家那天,我们去上海帮忙,小鹏跟他女朋友在客厅里挑家具,让我们去厨房洗碗,碗上的油污太厚,我洗了半天没洗干净,小鹏进来一看,皱着眉头说 “妈,你怎么这么笨,用洗洁精啊”,说完就把碗夺过去,随手扔进了洗碗机,那语气,跟训外人似的。

今年春节,小鹏回来过年,带了女朋友一起。我提前半个月就开始准备,买了他爱吃的带鱼、虾,还有女朋友爱吃的草莓,草莓一斤三十多,我自己舍不得吃,全留给他们。吃饭的时候,小鹏把虾都剥给女朋友,连问都没问我跟他爸吃不吃。他女朋友说 “阿姨,我想换个新手机,小鹏说等发工资就给我买”,小鹏笑着说 “没问题,只要你喜欢”,我跟他爸对视一眼,没说话 —— 他爸的手机用了五年,屏幕都裂了,想让他帮忙换个屏,他说 “凑活用呗,换屏还得几百块”。

前阵子,我妈生病住院,需要人照顾,我跟小鹏说 “你姥姥住院了,你回来搭把手呗,我一个人忙不过来”,小鹏说 “我这周末要出差,没时间,你找我小姨呗”。我小姨也六十多了,身体也不好,可小鹏不管,挂了电话就没再打过来。后来我妈出院,小鹏给我打了个电话,说 “妈,我给姥姥转了两百块,你帮我给她呗”,两百块,还不够我妈住院一天的床位费。

昨天,我整理衣柜,翻出小鹏小时候穿的小毛衣,是我亲手织的,上面还绣着个小老虎,软乎乎的。那时候小鹏才三岁,晚上睡觉要抱着我的胳膊,说 “妈妈,我以后长大了,要给你买大房子,买好吃的”。我摸着毛衣,眼泪突然就下来了 —— 我们倾尽所有,把最好的都给了他,可他怎么就变成这样了呢?

他会记得女朋友爱吃的草莓,却不记得我跟他爸爱吃什么;他会为了给女朋友买包请假,却不会为了他爸的腿伤回来看看;他会觉得我们帮他是理所当然,却不会想着我们也会老,也需要人照顾。

刚才,他爸从外面回来,手里拿着个修纱窗的工具,说 “我去楼下王师傅那学了学,咱自己修,别麻烦小鹏了”。他爸的腿还没好利索,走路一瘸一拐的,却还是踩着凳子去拆纱窗,我扶着凳子,心里酸得慌。

我突然想起之前在网上看到的词,“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是不是就是小鹏这样?只考虑自己,把别人的付出都当成应该的,连最亲的父母,都成了他满足自己需求的工具。

夜色慢慢沉下来,窗外的路灯亮了,我跟他爸坐在沙发上,没开灯,就借着路灯的光瞅着对方。他爸叹口气说 “是不是咱太惯着他了?” 我没说话,手里攥着小鹏的小毛衣,想起他小时候奶声奶气的 “妈妈最好”,再想想现在他挂电话时的干脆,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着,难受得慌。

我们倾尽所有,到底是养出了个儿子,还是养出了个只认自己的 “精致利己主义者”?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也没想出答案,只知道,以后的路,我们可能要自己慢慢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