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风风冷风风风!300元以内到底能不能买到真羽绒服?

发布时间:2025-11-16 16:41  浏览量:1

今天的北京,风大天冷,没有一件暖和的“过冬搭子”裹身,真不敢出门。不过最近,“300元以下基本买不到真羽绒服“的消息让人有点儿慌,市场上,难道真的不存在物美价廉的羽绒服吗?

“300元”并不是辨别真假羽绒服的标准。

专家说了,羽绒服的价格跟很多因素有关,比如,轻薄羽绒服用料少,工艺简单,成本自然就低。按照中国羽绒信息网的数据,一件充绒量80—100g 90%白鸭绒的羽绒服,羽绒原料的成本也就30—50元;另外,羽绒服的面料成本会占据总成本的40%以上,面料不同,羽绒服的价格差距也会很大。

所以,羽绒服价格低,不一定就是假货。

那么,怎样才能挑选到一件货真价实的羽绒服呢?

1、看执行标准:价牌或水洗标是否标注了“GBT 14272-2021最新版的羽绒服标准”;

2、看绒子含量是否超过了50%,填充物和绒子含量是正规厂家生产的羽绒服必须标明的内容。

3、看充绒量的克数,这一数值决定了羽绒服的保暖程度。

此外,还有一些名词,需要消费者在选购羽绒服时多加注意,比如“蓬松度”,这指的是30克羽绒在标准压力下的体积。700蓬是指30克的羽绒在一定的压力下,体积为700立方英寸,800蓬就是800立方英寸。蓬松度越高,羽绒锁住的静止空气的量越大,衣服的保暖性能也就相对越好。

当然,想要买到真羽绒服,不能苛求消费者都有一双“火眼金睛”,监管也得跟上。

好消息是,现在,一些地方已经开始建立起羽绒服的产品质量分级体系。今年8月,浙江省平湖市就发布了全国首套《羽绒服装质量分级技术规范》团体标准,与国标相比,该体系覆盖范围更广,首次将 80 绒以下产品纳入分级,填补了市场中低端产品的质量认定空白; 10月21日,平湖市羽绒服产业质量促进中心正式投入运营,并同步发布《平湖市羽绒服产品质量分级白皮书》,标志着平湖在全国羽绒服行业内率先建立起质量分级体系,目前,首批23家试点企业、6万余件产品已完成分级认证,消费者扫描产品上的“信息码+防伪码”,即可查询产品品质信息。

无规矩不成方圆,好标准,让消费者温暖过冬!

编辑:陈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