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再婚大妈哭道:退休金17000,过年连件羽绒服都买不起

发布时间:2025-11-18 16:51  浏览量:2

退休金被子女“代管”后,刘春霞连买件羽绒服都要犹豫,这刺痛了所有担心“老了钱不攥在自己手里”的人。2024年冬天,北京67岁的刘春霞与71岁的老徐搭伙过日子,两人每月退休金1.7万,却被各自儿子以“防被骗”为由收走卡,只给一千两千“零花”。老同事一句“你们这收入咋还穿旧棉袄”让她当场掉泪:钱在,兜里空。

“啃老”早就升级成“接管”。儿子们把爸妈的银行卡当成家庭公积金,理由冠冕堂皇——学区房缺口20万、孙辈托费、以后请护工不还得靠这钱?可算盘打得精:父母真生病,真会掏得比养老院便宜?刘春霞曾偷偷查余额,发现半年被转走9万,去向只剩一句“先借用”。老徐那边更离谱,儿子直接替他“理财”,结果买的私募基金连代码都查不到。老人想报个老年大学摄影班,学费2980,被一句“乱花钱”怼回。不是没钱,是“支配权”被剥夺。

更寒心的是情感绑架。刘春霞儿媳放话:“后老伴要是真爱你,就不会在乎你兜里有没有钱。”老徐的儿子干脆挑明:“阿姨要是先走了,我爸的房产会不会改她名?”一句“防外人”把两位老人打成“准诈骗受害者”。可他们领证前已做公证:各自财产归各自子女,搭伙只是互相照应。即便这样,子女仍不信,只因“老了再动感情”在他们看来就是犯糊涂。

两位老人最终把卡挂失、密码重设,第一次给自己买了两件羽绒服,报团去了哈尔滨看冰灯。回京后,他们预约参观一家“养老会员制社区”,押金加月费大概1.2万,正好落在自己退休金范围内,不给孩子添麻烦,也不让谁再“代管”。签字那天,刘春霞发了条仅好友可见的朋友圈:“钱拿回来了,日子才回得来。”

网友跟帖——“老了最怕的不是没钱,是钱在兜里却花不出去。”“小时候爸妈不给零花钱,现在轮到我们给爸妈零花钱?角色对调也别带这么双标的。”“说防骗,其实防的是爸妈不再把钱全花在自己身上。”“支持老人学摄影、跳拉丁,花自己的钱,比闷在家看媳妇脸色强一百倍。”“以后我老了,卡谁也别想收,每月退休金先给自己留60%,剩下的才谈帮衬孩子。”“哈尔滨冰灯照片拍得挺好,老有所乐,比给孙子买学区房快乐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