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绒服选购攻略:一站式解析关键指标
发布时间:2024-11-29 13:31 浏览量:12
自上市以来,羽绒服早已成为了人们的冬季穿衣必备,现如今市面上的羽绒服更是百花齐放,各有千秋。那么你知道如何挑选一件既称心又保暖的羽绒服吗?接下来小编就来为大家盘点9条超实用的羽绒服选购攻略:
什么是羽绒
“羽绒”并非“羽毛”,它是隐藏在羽毛之下的细小绒羽。它们外形酷似蒲公英,成簇生长,既蓬松又柔软。
绒羽的构造十分独特,从一个细小的柄部(即绒核)放射出众多羽枝,而这些羽枝又进一步分支成更细小的羽小枝。在羽小枝上,分布着许多小节点。这种类似树杈的分支结构,使得绒丝之间能够相互勾连,同时保持着必要的间隙。正是这种结构特点,赋予了绒羽卓越的保暖性能。
绒羽的核心成分是由角蛋白构成的,这些角蛋白纤维以错综复杂的方式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能够固定空气的结构。由于空气本身不易传热,加之其流动受到这种结构的限制,因此能够有效地阻止体内热量的流失。此外,角蛋白还赋予了绒羽卓越的弹性,即使在受到外力挤压后,也能迅速恢复原状,保持其蓬松的特性。
羽绒服的保暖机制
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来了解热量的传递方式。在冬天,热量主要通过热辐射、热传导以及热对流进行传递。气体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的导热效率是最低的,这表明空气具有出色的隔热性能,可以有效地减少热量的散失。
但在冬季的低温条件下,空气会产生流动。当我们身体的热量传递给周围的空气时,这些空气受热后密度降低并上升,而较冷的空气则会下沉并替代原来的热空气,这就是我们在冬天感到寒冷的主要原因。羽绒服的填充物,由于其独特的球形纤维构造,其中的绒丝由大量鳞片组成,且每一鳞片均为中空。这些微小的空隙能够锁住大量的静态空气。当冷风掠过,这种结构有效地阻碍了热量的全面流失,进而实现了保暖效果。
羽绒服选购攻略
看吊牌
在挑选羽绒服是,首先要仔细检查产品的使用说明(吊牌),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吊牌上应清晰列明多项重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产品名称、所遵循的执行标准、安全分类、产品的尺码型号、纤维的成分及其含量、产品的质量等级、生产制造商的名称与地址,以及产品的保养指南等。在这些信息中,执行标准、填充材料的类型、绒子的含量以及充绒的总量等,都是我们评估羽绒服品质与功能时需要特别留意的要素。
参考新标准
自2022年4月1日起,我国羽绒服行业开始执行全新的国家标准——GB/T14272-2021《羽绒服装》,这一新标准取代了原先的GB/T14272-2011《羽绒服装》。相较于旧标准,新国标在绒子含量等关键指标上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因此在购买羽绒服时,建议优先考虑那些符合新国标要求的产品。
看填充物
羽绒服内部的填充物多以鹅绒和鸭绒为主,一般来说,鹅绒的绒朵相较于鸭绒更为蓬松,从而保暖性能也更胜一筹,然而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并非显著。市场上,商家往往会强调鹅绒的优越舒适性和保暖效果,以此推动消费者购买价格偏高的鹅绒羽绒服。但实际上,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鸭绒所提供的保暖效果已经完全能够满足日常生活的需求。
看“绒子含量”
新颁布的国标中以“绒子含量”作为新标准,取代了旧国标中的“含绒量”。如果在羽绒服上未能找到“绒子含量”的明确标示,那么该产品很可能是库存旧货。新国标明确要求羽绒服的绒子含量必须达到或超过50%,这是因为真正为羽绒服提供保暖功能的是“绒子”成分,其含量越高,相对应的保暖效果也越好。此项更新使得消费者能够更为直接地评估羽绒服的保暖效果及羽绒的质量,同时也有效防止了制造商使用低劣的羽绒废料来冒充高品质羽绒的欺诈行为。
与颜色无关
新国标带来的另一显著改变是,在水洗标上仅注明羽绒的种类,而不再对颜色进行区分。不论是何种颜色的羽绒,只要属于同一类型,其保暖性能和舒适度都是相同的。因此,消费者无需再受到羽绒服颜色的误导,误以为白绒必然优于灰绒。事实上,决定羽绒品质的主要因素在于绒毛内部的构造空间以及羽绒纤维的细腻程度等,而与其颜色无关。
看充绒量
充绒量指的是一件羽绒服内部所填充的羽绒总质量,这是评估羽绒服保暖性能的一个核心参数。充绒量的大小会依据羽绒服的设计长度和尺码而有所变化,且对保暖效果产生显著影响。通常情况下,若充绒量在100g,则适宜在0℃~-5℃的环境中穿着;充绒量在150g时,适合-5℃~-10℃的环境;当充绒量达到200g,便可应对-10℃~-20℃的寒冷天气;而充绒量在300g左右时,则能在-20℃以上的极寒环境中提供足够的保暖。市场上常见的羽绒服填充量介于100g至300g之间。如果消费者需要更强的保暖效果,可以选择填充量更高的羽绒服,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过高的填充量可能会导致服装变得笨重,进而影响穿着的舒适度和活动的便捷性。
看蓬松度
羽绒服的保暖原理在于利用羽绒来阻隔热量的散失,因此,蓬松度越高,说明其能够蓄积更多的热量,从而使得体温更不易流失。这里说一个迅速检验羽绒品质的技巧:首先将衣物展平,静置大约3分钟(以使内部的羽绒充分舒展开来),随后用手掌施压并立刻移开。若在松开手掌后,羽绒服能迅速回弹至原始形态,则表明其蓬松度相当好;反之,若回弹缓慢,即意味着蓬松度不理想。
闻气味
羽绒服内常用的填充材料为鹅绒与鸭绒。其中鸭绒因含有较多油脂,往往会带有轻微的腥味;相较之下,鹅绒的油脂含量较少,气味则更为自然。然而经过正规加工流程处理后的羽绒服,理应不残留任何明显气味。若在选购时嗅到刺鼻的异味,这很可能是使用了低质羽绒或羽绒服面料存在问题的信号。在此类情况下应格外小心,避免购买,以防引起过敏。
看“跑毛”情况
在选购羽绒服时,可以在衣物的接缝处进行一些简单的测试。通过在这些区域轻轻地揉搓或者拍打,观察是否有毛片或绒丝从面料或针眼中漏出。若发现有羽绒钻出,这便意味着该款羽绒服的制作工艺较为粗糙,其防钻绒性能不佳。若购买了这样的羽绒服,随着时间的推移,“跑毛”和钻绒的问题可能会愈发严重,不仅会导致羽绒服逐渐变薄,保暖效果下降,而且散落的羽绒还容易被吸入呼吸道,从而增加呼吸道疾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