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火爆了!闽南冲锋衣风靡西北……

发布时间:2024-12-20 13:02  浏览量:103

“冲锋衣是男人最好的医美!”

“大街上的‘骆驼’比沙漠里都多……”

“被确诊‘冲锋衣’,外壳很硬,内心柔软,风雨都能抵抗!”

最近,随着天气愈发寒冷

社交平台上

围绕冲锋衣的讨论层出不穷

曾经被群嘲“既土又丑”

年轻人避之不及的冲锋衣

如今正被冠以舒适、实用、方便的名头

迎来大批拥趸

冲锋衣的走红得益于

近两年持续升温的户外运动热潮

露营、徒步、攀岩、登山等

运动爱好者增多

具有防风、防水、透湿功能的冲锋衣

几乎人手一件

伯希和、骆驼、拓路者、

吉普、龙狮等

传统户外运动品牌进入大众视野

波司登、雪中飞、蕉下等

跨界玩家也相继布局

冲锋衣逐渐从限定场景

变为日常服饰

甚至成了“过年战衣”之选!

每5件冲锋衣

就有1件来自福建

以生产纺织服装闻名的

福建冲锋衣产业带

抓住了这波机遇

当地商家陈文城发现:

户外运动风潮带动下,公司冲锋衣销量上涨明显,其拼多多店铺月销西部省份订单涨了数倍。陈文城说:“秋冬销售旺季,甚至有西部消费者找到店铺订货。”

近年来

随着拼多多等平台引领电商西进

推动优质商品向偏远地区加大供给

福建冲锋衣的销售半径

从东北扩展到了西部

这不仅提升了产品的市场影响力

还增强了就业带动效应

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冲锋衣在秋冬“冲锋”

冲锋衣最早源自北欧,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中国生产加工,以抗风防水功能见长。因宽大简约的版型和单一饱和的配色,冲锋衣一度被诟病缺少设计感、不够时尚。

2003年,福建省福州市诞生了一家服装生产加工企业——福建省尚飞制衣有限公司(下称“尚飞制衣”)。创业之初,企业没有照搬传统外贸服装企业为国际品牌代加工的模式,而是走上了自主研发的道路。

尚飞制衣希望将冲锋衣日常化,兼具功能性和舒适度。公司成立了一个20多人的设计团队,对面料防水透湿、抵抗极端气温等性能反复测试,寻找最适合的冲锋衣面料;还与高校院所合作,研发了兼具透湿、防水、保暖、抗摩擦等高性能面料。这不仅为公司创建、发展中国自主户外运动服饰品牌奠定了基础,也为海内外市场业务提供了基础的保障。

为将冲锋衣从小众户外圈层拓展到主力消费人群,过去几十年里,整个产业带的生产商们不断在款式、颜色和功能上尝试突破:在腰间安上可调节抽绳;配色从饱和鲜艳变得日常百搭;样式也开发出三合一、羽绒内胆、抓绒内胆等款式,以适应各类用户不同场景下的需求。

紧抓趋势,尚飞制衣推出了单层冲锋衣、抓绒三合一冲锋衣、羽绒三合一冲锋衣、软壳冲锋衣等一系列品类。2021年,为了探索多元市场,公司进一步拓展国内零售,登陆拼多多,主营速干服、冲锋衣等户外产品。

尚飞制衣工厂的流水线正在对冲锋衣外壳缝线。洪山|摄

这几年,品牌负责人陈文城明显感觉到冲锋衣赛道火起来了,“看的人多了,买的人也多了”。尽管是新品牌,其拼多多店铺日访问量和转化量增长明显,“今年9月,店铺访问量环比增长了五六倍,进店转化率超过10%。”

这并非个例。福建石狮商家李显经营服装生意十余年,从面料加工做到服装制造,由线下发展到线上。最初,他也瞄准户外运动类目,包括针织卫裤、卫衣、T恤、防晒衣等。

自从冲锋衣市场火起来后,李显大胆尝试冲锋衣、抓绒衣品类,2022年单品类成交突破千万。“需求太大,产能跟不上,我们把裤子、T恤品类都砍掉了,专做冲锋衣和防晒衣。”李显介绍,目前公司冲锋衣产量占全部产能的40%,营收贡献达到60%,“今年在拼多多又开了几家店铺,想往高端市场发展,做品牌生意。”

与前两家根据市场销量调整产品赛道的策略不同,福建石狮商家吴是贤坚守冲锋衣市场十多年,专注40-70岁的中老年人群。户外运动风潮的兴起,让他迎来了生意增量。“这两年国内广场舞、马拉松赛事等户外团体活动很多,一些博主边运动边直播记录,带火了我们的衣服。”吴是贤透露,秋冬季节,店铺的冲锋衣持续热销,今年在拼多多平台高峰期日销量破千件,不少30岁左右的年轻人群也进店购买。

冲向大西北的“御寒衣”

冲锋衣是个“看天吃饭”的品类。寒潮来袭,人们添衣御寒,市场需求随之上升。拼多多数据显示,11·11期间,羽绒服、保暖内衣、秋衣秋裤等品类的搜索量同比增长150%,95后、00后成为主力消费人群。

相较只穿一季、动辄上千元的羽绒服,冲锋衣更具性价比。特别是三合一款式,既能适应春秋户外运动场景,也能满足冬季雨雪天的通勤需求。

这股冲锋衣采购风潮,从东部沿海一路向西,翻山越岭,吹到了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等地。陈文城观察到,今年以来,拼多多平台西部地区的消费订单增幅明显,从月销几十单到几百单,“单月峰值甚至超千单,全靠拼多多政策支持,打开了西部市场。”

几年前,尚飞制衣发往西部的冲锋衣订单很少,究其原因,还是运费太高。抱着“来者皆是客”的想法,陈文城并未限制这些地区消费者下单,但会设置运费补差,每单收16-22元。

为了改变西部地区网购不发货、运费贵、履约时间长等问题,2022年,拼多多首创中转集运模式,通过将包裹在中转仓进行“拼单”转运的方式,大幅降低了快递发往偏远地区的物流成本。

今年9月,拼多多“百亿减免”计划再出重磅福利,全额承担商家发往西藏、甘肃、青海、宁夏等偏远地区的物流中转费。此举在行业内尚属首次,进一步摊薄了商品西进的物流成本,有力推动了更多优质好物直连偏远地区。目前,该项减免举措已经覆盖平台全量商家。

这场坚持三年的西进行动,通过设置“中转仓”创新物流运转模式、平台“兜底”中转费为商家减负,促进了广大中东部制造企业和西部消费者的“双向奔赴”,也吸引了更多传统货架电商和内容电商跟进,共同激活偏远地区消费活力。

工厂货架摆放着打包待发的冲锋衣。洪山|摄

对此,陈文城感受明显,西部省份的单量过去对于店铺而言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今年的情况却大为不同,“眼见着量起来了,消费者购买意愿大大增强,我们成本也降了。过去发一单到西部要12-18元,如今平台补贴后只要七八元。”

政策带来的“减负”效果也因人而异,吴是贤发往西部某省份的快递,每公斤原本需支付20元,算上包材成本,过去他会向消费者收取30元运费。而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等地区,一件衣服也会收8-9元的运费。

拼多多兜底二段运费的政策落地后,针对偏远地区订单,他主动承担从福建发往中转仓的一段运费。如此,其店铺在今年实现了对所有地区消费者包邮,“现在每月销往西部一个地区的订单就有几百单,快递时效也比以前快了1-2天。”

据他透露,过去偏远地区物流时效低,消费者隔两天就会问“物流到哪里了”“还有多久到”,不仅增加了客服工作量,还影响店铺评分。而西进行动推行以来,“几乎没有人再催物流了,客服工作量也减轻不少。”

电商西进激活消费、拓宽就业

福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受海洋文化影响,包容吸纳、乐善好施成为闽商的重要特征。这点在福建冲锋衣商家过去十多年的生意中,体现得更加具体。

创业二十余年,尚飞制衣在福州、江西、江苏、河北、山东等地建有十几家工厂,秉持“大道不孤,天下一家”的理念,雇佣员工逾万人,带动、支持周边村民就业、增收。

在福州闽侯的南通镇、长乐的金峰镇,尚飞制衣都建有打包发货的仓库。为了助力附近乡村振兴、让当地村民生活有奔头,公司没有简单向村庄捐赠资金,而是专门为经济困难、收入微薄的人员提供就业岗位,持续稳定发放薪资。

制衣车工如今正成为“离家近、有钱赚”的好工作。洪山|摄

“现在工厂大约有六十名员工,不少家庭困难人士已经干了十多年。”陈文城透露,随着尚飞制衣重点发力拼多多等线上平台,冲锋衣订单需求不断增加。考虑到部分二十多年“厂龄”的老员工退休养老问题,公司专门在靠近他们住处的位置选址建厂,让大家有一份“离家近、有钱赚”的好工作。

因为业绩普遍向好,今年初,全体员工领到了2-3倍月薪的年终奖,工资也上涨了约20%,“大家月薪底线都有七八千元,增长以后生活更好了”。八月,陈文城还跟六七个同事一起去了山东,在青岛、烟台、威海这些地方转了9天,“这是集团公司每年的例行活动,一般有14天左右假期,所有花销全包。”

在江西分宜县的工厂,尚飞制衣旗下工厂也在支持周边孤寡老人、家庭困难人士工作,激励他们通过绣花获得收入补贴家用。陈文城介绍,最初工人们手艺并不成熟,许多绣品无法销售,“但老板依旧按时发放薪资,鼓励他们精进技艺。”

李显创业十多年,经历过不少起伏。2017年,大批冲锋衣积压在仓库卖不出去,生意一度陷入谷底。直到2022年在拼多多做出冲锋衣爆品,“我才终于赚了点钱。”

因为自己淋过雨,总想替别人撑把伞。次年,李显到厦门租了一间1000多平方米的厂房,专门做自有品牌冲锋衣的生产加工。他招聘了四五十名员工,“基本是外地人,不少还是我的四川老乡,希望让外地打工人在福建也能赚到钱。”

冲锋衣一头连接希望改善生活的基层员工,一头承载着偏远消费者对好物的热切期待。在拼多多西进行动的助力下,这条冲锋衣的“西邮”道路变得平坦又宽阔。它不仅缩短了城乡差距,让每一个曾经被忽视的声音都被关注,也让每一分努力都有收获。依托冲锋衣产业的蓬勃发展,许多从业者已经在福州买房定居。对他们而言,过去的日子值得,未来更有盼头。

※ 编辑:周详 ※ 校对:李嘉强

※ 审核:易福进 谢祯

※ 来源:海西晨报记者 白若雪

和点

传递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