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里到外都是假的,很多人最近刚需!通报来了

发布时间:2024-11-25 23:56  浏览量:4

昨夜今晨

羽绒服相关话题

连续冲上微博热搜第一

今天晚间,

寒潮就将抵达上海,

受其影响,

从今天开始48小时内,

最高温直接“打四折”,

迅速从温暖切换到寒冷。

随着冬季的来临

羽绒服市场再次迎消费热潮

有不少网友发现

今年的羽绒服好像涨价了

但也有网友在网上

找到了价格便宜的“实惠货”

“不用998,不用198!”

“羽绒服只要89!”

但……便宜没好货

这句老话是有道理的

7万件羽绒服含绒量0%

3名企业主管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近日,浙江湖州警方在日常工作中就发现,当地一家服装厂直播时“甩卖”儿童羽绒服,价格以远低于市场价,疑似造假!

经过前期多日的调查摸排,湖州市公安局织里公安分局刑侦二大队精确掌握了制假窝点、人员构成等情况并制定了抓捕方案。

11月7日,织里公安分局联合市场监管局,出动警力50余人开展收网行动,抓捕犯罪嫌疑人3人,现场查获“假羽绒服”7万余件,涉案价值700余万元。

办案民警表示,涉案羽绒服的吊牌上标着70%绒,然而通过专业检测显示,该批服装羽绒绒子含量基本为0%,均系伪劣羽绒服。

据该公司负责人交代,他们7月就开始做羽绒服,用“粉碎毛”以次充好降低成本价。

目前,该企业3名主管人员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业内人士:100元左右的鹅绒服

不可能是90白鹅绒

多位羽绒服行业人士表示,100元左右的鹅绒服不可能是90白鹅绒。

其中一位业内人士介绍了今年90白鹅绒行情价格约为1100元/公斤,较去年鹅绒原材料涨幅30%-40%,若填充200克鹅绒,单鹅绒成本就已经220元。

关于鹅绒服造假手段,业内人士回应称:

·常用手段就是50绒冒充90绒、掺杂质增重等。

·他表示也许是因为今年原材料过贵,今年除了掺飞丝、碎绒,还用猪毛、狗毛等其他杂质用来增重,但掺“飞丝”一直在行业内存在多年。

据中国羽绒工业协会有关人员介绍,所谓“飞丝”就是粉碎毛,就是鸭、鹅毛的边角废料粉碎以后成为丝绒状,这种“飞丝”填充的羽绒服不仅不保暖,而且由于缺乏高温消毒等程序,还有可能产生异味和病菌,潜藏致病危险。

羽绒被也是假的!

博主自爆:仅一格填充羽绒

而部分直播间里被主播吹得天花乱坠,不仅物美价廉、保暖效果出类拔萃,各种检测报告也是齐全的羽绒被,也被央视曝光!

记者在江苏南通见到这些直播间的工作人员,从他们口中得知,直播间里展示讲解的样品和发到消费者家中的羽绒被压根不是同一种。

实际▼

直播博主向记者透露,他们采用“丝”来填充到被子里替代“绒”,如此一来,成品从外观上几乎难以辨别差异,手感也极为相近,这是他们控制成本的核心手段。

博主谈起这种直播套路显得非常得意,为了防止消费者发现“破绽”,他们售卖的被子仅有一格填充的是羽绒,其余部分皆为“丝”。标明绒子含量的检验检测报告、羽绒充气标,也是他们成批采购来的,一套成本仅1元至2元。

记者来到南通市南海路的盟庭家居,进入羽绒被的生产场地,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他们生产的是填充“飞丝”的假羽绒被。同样一款外观的羽绒被,充“90绒”,成本需要800元,充“高丝”,成本只要400元。

记者又走访了南通的家纺市场,发现将“飞丝”添加到羽绒制品里,甚至用“飞丝”代替羽绒,已是“公开的秘密”。商家透露这些不达标的假羽绒被除了被消费者买回家中,也会流向酒店、民宿等场所。

羽绒被以“丝”代“绒”?

南通通报

江苏南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4年11月25日通报:11月24日晚,央视《财经调查》栏目报道涉及南通市有关羽绒被经营主体网销产品存在以“丝”代“绒”等情况,市、区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属地公安部门连夜进行现场检查,针对相关经营主体的违法行为,已采取固定证据、查封扣押、立案查处等执法措施。

图源央视财经

南通市将持续对全市家纺经营主体进行排查,依法严厉打击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生产经营违法行为,坚决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和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欢迎社会各界监督,通过12315等各类渠道提供相关线索。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第五十条规定

从原料生产端以次充好,到线上线下销售端知假售假,这些假冒伪劣的羽绒制品,就这样被公然销售。提醒相关主管部门,切实加强市场的监管力度,实现产业全链条的监管,对这类利欲熏心、肆意妄为的商家予以打击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