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忽略这点,就是在破坏抵抗力!医生提醒:让身体这两处凉一点,防病力“蹭蹭”长

发布时间:2025-02-26 23:56  浏览量:4

每年的2、3月份,天气总是忽冷忽热,走在大街上,你会发现有的人穿羽绒服,有的人穿单衣!这时候穿的多的人就会对穿的少的人说:“老话讲春捂秋冻,春天一定要捂,不能穿的太少!”

从中医讲“春捂”当然是对的,但是多穿点就是“春捂”吗?其实不然,春天是阳气生发的季节,人体的阳气也开始往外走。如果捂得太过,反而会阻碍阳气的生发,导致身体不适。

那到底该怎么“捂”呢?老郭来和大家唠唠!总体的原则就是“2凉4热”!

两凉:头和心胸要凉

头要凉

中医讲"头为诸阳之会",意思是头部是阳气最旺盛的地方。春天阳气生发,如果头部捂得太热,容易导致头晕、头痛、烦躁等症状。所以,春天不要戴太厚的帽子,保持头部清凉,有助于阳气顺利生发。

心胸要凉

心胸部位是心脏和肺脏所在的地方,中医认为心主火,肺主金,火克金。如果心胸部位捂得太热,容易导致心火过旺,出现心烦、失眠、口干舌燥等症状。所以,春天穿衣时,心胸部位不要裹得太紧,保持适当的清凉。

四热:手腕、腰背、肚脐、脚要热

手腕是手三阴经和手三阳经的交汇处,经络密集。如果手腕受凉,容易导致经络不通,出现手冷、手麻等症状。所以,春天一定要穿盖过手腕的衣服,不要为了“俏”穿7分袖和9分袖。

腰背要热

腰背是督脉和膀胱经的循行部位,督脉主一身之阳气,膀胱经主一身之表。如果腰背受凉,容易导致阳气不足,出现腰酸背痛、怕冷等症状。所以,春天可以穿个背心,这样既可以保护腰背不受凉,也能让其他地方不受热。

肚脐要热

肚脐是神阙穴所在的地方,神阙穴是人体元气的根本。如果肚脐受凉,容易导致脾胃虚寒,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如果受凉了,可以贴一个温阳的肚脐贴,买的或者自制的都可以!

脚要热

脚是足三阴经和足三阳经的交汇处,经络密集。如果脚受凉,容易导致经络不通,出现脚冷、脚麻等症状。所以,不能过早地脱掉厚袜子和厚鞋子,脚要以温暖为主!

春捂的误区,你中招了吗?

1. 捂得太厚

很多人以为"春捂"就是多穿点,结果捂得太厚,导致出汗过多,反而容易受凉。中医讲"汗为心之液",出汗过多会耗伤心气,导致身体虚弱。所以,春天穿衣要适度,不要捂得太厚。

2. 捂得太久

春天天气变化快,早晚温差大。很多人早上出门捂得严严实实,中午太阳一出来,还是捂着不动,结果导致身体过热,出现头晕、口渴等症状。所以,春天要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物。

最后再提醒大家一句,春天阳气生发,饮食上要多吃一些温补阳气的食物,比如韭菜、葱、蒜、姜等,能让阳气更好的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