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坚守,只为一件“好羽绒服”!

发布时间:2025-08-03 00:01  浏览量:1

人因城聚,城以人兴。三岛各行各业的无数奋斗者,为了崇明发展而精耕细作,我们陆续推出“我在崇明,蛮好的”系列人物专访,邀请这些奋斗者,讲述属于他们和崇明的故事,敬献每一位参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平凡英雄。

在崇明向化镇向渔路一栋不起眼的建筑内,藏着一家羽绒服工厂——上海逸汝服饰有限公司。创始人张娟用20年光阴,在服装行业遇冷的当下,以“较真”的品质坚守,让工厂成为街坊邻里口中的“小地标”,更成了“小红书”App上网友争相种草的“宝藏店铺”。

张娟

向化镇上的“小地标

“上次买的那件羽绒背心我穿了一整个冬天,又轻又暖,价格也合适。最近有没有上新?我特意带朋友来逛逛。”小朱是张娟服装店的忠实粉,因为服装品质好、价格合适,她也经常给同事和朋友推荐。

这家藏在工厂里的服装店,面积不大,整体空间以赤米色为主色调,搭配黑色系的软装,简约而不失高级感。货架上,黑白灰与大地色系的羽绒服、冲锋衣错落陈列,看似朴素却百搭实穿。“衣物的好,藏在看不见的地方。”张娟家的衣服上手便知质感不同,羽绒服面料细密紧实,里层羽绒蓬松如云朵,捏着轻盈,穿在身上却暖意融融。衣服的走线工整,接缝压胶严丝合缝,连袖口魔术贴的松紧、口袋的位置,都透着反复打磨的贴心。

张娟的女儿穿着工厂里的羽绒服

如今,许多顾客都是通过朋友推荐或看了“小红书”上的种草视频慕名而来。店员们不仅会真诚热情接待每一位顾客,还会根据他们的身材特点和气质风格,精心推荐最合适的服饰搭配。从最初的街坊邻里,到如今特意驱车而来的外地游客,试衣间里此起彼伏的“这件版型真不错”,成了最好的口碑。

外贸困局到家乡突围

张娟对服装的热爱源自年少时对画画的喜爱,大学报考了服装专业。毕业后,进入了羽绒服装厂技术科,有幸向老师傅们学习制版、推档、写工艺单、质量管理,从此一头扎进了羽绒服行业。

二十一世纪初正是外贸行业发展的重要转折期,张娟入职上海东隆羽绒制品有限公司开启了外贸征程。面对与国外客户沟通的全新挑战,英语基础薄弱的她迎难而上。“那时英语蹩脚得很,但没办法,硬着头皮也要上。”张娟笑着回忆道。

2005年,机缘巧合下张娟决定创业,一间不到100平方米的工作室,两名员工,是她创业的起点。从接单、与厂家对接,到验货,所有工作她都亲力亲为。“累是真的,但每一步都踏实。”她始终坚信,每个环节的严格把控,才是对事业的最好交代。

然而2015年,难题悄然浮现。她长期合作的工厂自2010年起便受困于人工成本攀升,熟练缝纫工成了“稀缺品”,外贸订单的交付周期越来越紧张......张娟顶着压力彻夜难眠,突然一个念头在脑海中闪过,“为什么不回家乡创业呢?”

此时的崇明,正张开双臂迎接返乡创业者,从镇政府“一站式”服务、园区后勤保障减轻企业人力成本,到社保对接、水电改造,崇明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政府对回乡创业的支持,为张娟的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于是,张娟开启了一场“逆城市化”的创业迁徙。她带着积攒的行业经验回到家乡崇明,开办自己的工厂。“回来的第一个月,就像有只无形的手在推着你往前走。”工厂审批比预想快了半个月,第一批本地缝纫工三天就招齐了。

为拓宽销售渠道,张娟在稳住外贸生意的同时,也开始尝试开拓国内市场,开设服装零售店,打理小红书账号。明知品质路线会拉高成本,她依然把外贸积累的严苛标准搬进来。“用德国格罗茨的防热防钻绒的机针,每个批次的羽绒都要经过专业机构测试,选用YKK拉链,防钻绒线,我们没有品牌,所以我们更加要注重细节和品质。”张娟笑着说。

时光淬炼的时尚:

慢下来的坚守

张娟对细节的执着,源于多年外贸生涯的淬炼,其中一单让她记忆深刻。“对方的质量标准近乎苛刻,面料手感、色泽、辅料材质、缝制工艺都要逐一核验,哪怕一丝瑕疵都通不过。”所谓瑕疵,不过是抽检时发现的细微油污和跳针,几乎难以用肉眼辨识,但张娟仍坚持整批返工。

“我性格内向,不擅交际,以前常有人说我不适合做外贸。但我知道,认真、严谨、负责,用专业解决问题,就是最好的‘社交’。”正是这份对品质的执着与负责,张娟一点点赢取了客户的长久信任,在行业中站得越来越稳。

张娟(左)

采访当天,一位技术师傅拿着做好的样衣来给张娟看,张娟在试穿后提出了袖子、下摆、口袋、充绒效果等细节处的问题。批量生产之前,一般要做好几次样衣,经过不断修正、改进,直到满意为止。“顾客订单容不得分毫差错,零售产品更要以品质立身。羽绒服有100-200多道工序,要一针一线完成,一点都马虎不得。”张娟说,厂里使用的羽绒要经过3次除尘、3次除铁、15次水洗和高温消毒处理,每一处细节都藏着她对品质的较真。

“有人问我为什么不做快时尚。”张娟拿着正在质检的成衣,“你看这每英寸13针的走线,才是能穿过时间的时尚。”张娟深知,服装行业的浪潮起起落落,但只要守住品质这根线,一定会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未来,张娟会继续在追求品质的路上走下去。

记者:陈露编辑:焦倩倩

责编:朱竞华、焦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