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活到68岁才明白:退休后,真不能给别人知道太多自己的生活状态

发布时间:2025-08-03 00:26  浏览量:1

文/曾德祝

我今年68岁,退休7年多了。刚退休那会儿,我总爱跟一些老头老太太们凑在一起唠叨自己的家常。

儿子给买了件新羽绒服,我得特意穿去公园遛弯,就盼着有人问起;老伴炖了锅好汤,也得在小区群里发张照片,等着大家夸几句贤惠和羡慕。

现在想想,那时候的自己,真是天真,总觉得分享快乐能多几分欢喜,却没想过有些话在外人嘴里,传着传着可能就会变味的。

去年冬天,楼上张阿姨跟我们几个邻居炫耀了她儿子给换的新冰箱,还热情地拉我们几个去参观了,当时她特别自豪。

可没过半个月,就听说小区里有人议论,说张阿姨家儿子肯定是发了横财,不然哪舍得买那么贵的冰箱。

更有人私下里找张阿姨借钱,被拒绝后就到处说她吝啬。张阿姨后来见了我总叹气说:“早知道会弄成这样,我打死也不会跟谁这事的。”

这事也让我想起前单位的老李,他跟张阿姨差不多,退休后总爱跟身边的亲戚朋友炫耀退休金有多高,说自己每月能领八千多,根本花不完。

结果不到半年,就有一堆亲戚朋友找上门来,很多还不是特别熟的。

一个个要么说孩子结婚差钱,要么说家里有人住院,要么就说资金周转等等,七七八八的借走了老李不少钱。

很多因为亲戚一场,朋友一场,都没打借条。

而前两年老李生病想用钱时,想找他们还钱,好多人却找各种理由推脱不还,有些还耍赖,说已经还清了,也没证据证明,最后借出去的钱,没收回来,还闹得挺不愉快的。

而见识了这一桩桩事情后,我才慢慢明白:我们的喜怒哀乐在别人眼里,不过是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没多少人会真正关心和在乎,更多只有算计和嘲笑。

你说家里孩子孝顺,有人会说你是故意炫耀;你叹口气说身体不好,转头就有人猜测你是不是得了什么重病,甚至会越传越离谱,等着看你的笑话。

就像罗翔说的:“被人拿捏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你透露了太多的信息了。”

你把自己的日子摊开了给人看,就难免有人会挑挑拣拣,甚至伸手来扒拉几下。

前阵子我膝盖疼得厉害,去医院做了个小手术。

出院那天,小区隔壁栋的邻居王姐,就跑来我家,明面上说是来看望我,实则却是来问长问短,我淡淡说了“老毛病,没啥大碍”。

可她还是不依不饶,问完病情,就非要问我在医院花了多少钱,医保报了多少。我笑着打了个岔,说这些都是儿子办理的,我啥都不知道,给忽悠过去了。

要搁以前,我可能会一五一十地跟她说清楚,甚至还说往大了说,让别人知道我有钱,我在医院花了多少,有多牛等等。

可现在我明白了,就算我说得再多,也换不来别人一句真心的关怀,反倒可能会招来一堆不必要的议论。

鲁迅曾说过“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现在真的算读懂了。

退休后的日子,本就该是自己的小天地,何必非要让别人来评头论足呢?

现在我和老伴儿的日子过得简单又踏实,早上一起去公园打打太极,回来的路上买点新鲜蔬菜;下午我看看书,他摆弄摆弄阳台上的花;晚上一起看看新闻,聊聊年轻时的趣事。

小区群里我很少说话,遇到熟人也只寒暄几句天气,不再提家里的琐事。

渐渐发现,这样“藏着过”的日子反而更舒心。不用惦记着跟谁比较,不用在意别人怎么看,更不用担心哪句话说错了惹来麻烦。

自己的退休金够花就行,孩子孝顺记在心里就好,身体舒服比什么都重要。

我觉得,退休后的生活,就该像老茶树一样,把根深深扎在土里,默默汲取养分,悄悄抽出新芽。

不用急着开花给人看,也不用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有多茂盛。安安静静地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守住自己的小幸福,这才是最聪明的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