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觉得妈妈过于节俭!现在妈妈觉得我节俭!

发布时间:2025-08-26 18:07  浏览量:2

小时候嫌妈妈抠,现在被妈妈嫌抠,这剧情反转得有点快。

小时候看电影,妈妈永远不买爆米花,理由是“家里五块钱一大包”。

那会儿觉得丢人,偷偷在心里吐槽:抠门。

现在轮到自己工作了,买件一千多的羽绒服,第一反应是“能穿五年,值”,结果妈妈皱眉:年轻人别这么省。

省?

其实是不想买第二件。

工资到账先扣房租、扣花呗,再扣掉通勤和吃饭,剩下的数字让人瞬间清醒。

小时候不懂,现在懂了:抠门不是爱好,是生活教的。

更魔幻的是,弟弟刚上班,穿堂哥退下来的旧卫衣,背个帆布包就出门。

妈妈反而夸他“会过日子”。

当年她可是追着我们买牌子鞋的。

原来标准也会长大,跟着钱包一起缩水。

抠门这个词,现在有了新包装:极简、环保、反消费主义。

二手平台、共享衣橱、以租代买,年轻人把省钱说得像拯救地球。

听起来高级,本质还是那回事:钱不够,得算着花。

妈妈那一代的抠,是怕浪费;年轻人的抠,是怕透支。

一个从饥荒年代走来,一个背着助学贷款走来,殊途同归——都不敢乱花钱。

只是表达方式变了,一个囤塑料袋,一个囤电子优惠券。

现在偶尔陪妈妈逛街,她指着专柜说“买双好鞋”,自己却去楼下超市买三十块的布鞋。

那一刻突然明白:抠门从来不是单向的,它会在两代人之间来回传递,像接力棒,也像回旋镖。

省钱的尽头,其实是心疼。心疼自己,也心疼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