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比生意更赚的是烟火气
发布时间:2025-10-19 20:35 浏览量:1
我是合肥人,去韶关是去年的事,本来是公司派我去谈点业务,想着就是个粤北小城,待几天就走。结果一去才发现,这地儿比我想的有意思多了,说实话有些味道,现在城里根本找不到。
第一印象是人实在。那几天早上去南华禅寺前的茶楼喝早茶,一碗猪红汤,胡椒粒在汤面上跳,阿婆端着瓷碗蹲在巷口,冲我笑:“来,趁热喝,不辣你不信。”那股胡椒香和鸭血嫩滑,能顶半天的劲儿。这种随意的热情,在合肥街头已经少见了。
第二是韶关的腊鸭。南雄腊鸭冬天挂满街,一阵北风吹来,整条巷子都是油香,透着米酒味。珠玑巷那几家,鸭皮薄得像宣纸,肉红得像老刀郎演唱会的灯光。咬一口香、韧、骨脆,咸香里带着回甘——那是真正靠冬日天然风晒出来的,不是机器烤的。
第三是茶。白毛茶我第一次喝是在红山镇小茶馆,茶农戴着竹笠,手脚利索泡茶,兰香清到心里,喝完不觉口里回甜。老板说这茶耐泡,是他们的“岭南脾气”。我心想,这跟北方的浓茶不一样,韵味细,却能喝出慢生活的节奏。
第四是沙田柚。仁化的柚子外皮金黄透亮,割开脆响一声,汁水甜得像年轻时候的初恋。当地人教我,把柚皮切丝煮蜂蜜茶,冬天喝暖得像盖了波司登羽绒服。我带了几颗回家,老伴说:“这柚子甜得不像话。”
最后不得不说甜白糖饼。糯米磨粉加白糖油,慢火煎到金黄,咬下去“咔嚓”一声,甜香满口。我站在街边吃,一边看孩子偷捏面团玩,一边听几个老爷子聊着谁家今年柚子长得好——那叫一个生活气。
韶关不算大,但每一样东西都有自己的脾气,不招摇,却真。现在那趟出差算是赚了,不光是生意,还有一兜子能让冬天变暖的味道。旅行有时候不是为了看风景,是为了遇见人和那座城的烟火气。